在給直播間展示的同時,張柯并沒有忘記稱贊大鵝兩句,大鵝也給了反應,昂首挺胸,看樣子非常得意。
“大鵝這么牛逼!”
“剛才大鵝好厲害啊,那么大的野山雞都能壓制住!”
“我現在相信小道長身邊的動物都有靈性了……”
“大鵝能抓住野山雞?我要是親眼所見,肯定不會相信啊!”
最開始的時候,直播間的觀眾們紛紛夸贊起大鵝的厲害,但是隨著時間流逝,直播間的彈幕走向逐漸變得歪了,都在嚷嚷著該怎么處理這只野山雞,有說紅燒的,有說麻辣的,更過分的是到了最后,甚至還有更多的人提出了更多的吃法。
清蒸山雞,干鍋山雞,水煮山雞,手撕山雞……聽得人眼淚都從嘴巴里流出來了。
直播間的觀眾們越說越激動。
張柯看著直播間鋪天蓋地的彈幕,哭笑不得說道:“我這會兒在荒郊野外呢,上哪弄你們所說的那種做法的材料,還是用最原始的做法吧。”
說著的時候,張柯又看了看手中撲騰的野山雞,心里突兀涌現出一個其他的做法。
他控制自動跟拍無人機去尋找附近最近的水源,一般情況下山林基本都有泉眼,泉眼留出的水就叫做山泉水,很快自動跟拍無人機便找到山泉水,張柯快步趕了過去,把野山雞的羽毛和內容直接清洗干凈。
又把皮下的脂肪全部扒干凈后,張柯又回到帳篷所在地,繼續進行直播。
直播間的觀眾們首先看到張柯在山林的半坡處挖了一個洞,然后又從樹木上摘下幾片巨大的樹葉子,將洗干凈的野山雞肉包裹在內,用泥巴糊的到處都是,最后把野山雞肉放入洞內點火焚燒。
“小道長,你這是準備把野山雞怎么吃?泥巴全部包裹……野山雞肉不就臟了嗎?”
直播間的觀眾們紛紛好奇。
“不會臟的,我特意用了樹葉做了隔臟,用泥巴裹著烤野山雞,能夠有效阻止野山雞的肉味彌漫到四周,減少四周鳥獸的發現,同時更能最大化保留住野山雞肉的勁道,吃起來更加好吃一些。”張柯看到直播間的彈幕詢問后,笑著解釋道:“用泥巴裹住野山雞,這是華夏一種非常古老的做飯辦法,基本都是古代人用,不過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小時候烤地瓜也會用這種辦法,烤出來的地瓜又香又甜。”
隨著張柯的解釋,直播間的觀眾們恍然大悟。
說實話,很多人在城市里長大,沒有體會過條件艱苦且悠閑的農村生活,以前的農村是非常貧困到,貧困到不在飯點時小孩子只能自己想辦法填飽肚子,哪像現在的小孩子從小什么都有,根本不缺物質,也就導致很多非常古老的東西正在華夏逐漸消失,雖然并沒有徹底消亡,但是知道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叫花雞的制作時間非常長,張柯就在四周溜達起來,看看還能不能找到可以吃的東西,能讓他的肚子吃飽,畢竟誰知道只吃雞肉會覺得口齒發膩,得吃點素的。
大鵝在野山雞附近靜靜守著。
“森林里有很多樹木結出來的果實味道都非常不錯,它們大多數的果實都有吃,又或者長出來的葉子比如香椿,當然還有不少植物是有毒的,如果不仔細辨別的話,很容易食物中毒。”
張柯在附近探索著,給直播間觀眾們解說的同時,也在尋找著合適的植物或者樹木。
就在這時,他眼睛大亮,有了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