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張柯離開火星大殿,朝著清江的方向走去。
“現在的清江水流非常穩定,但是在我很小的時候,清江出現洪水決堤,當時部隊的很多兵哥哥都過來救災了。”
張柯一邊朝著清江走,一邊解說道:
“那個時候我還小,我現在仍然記憶猶新。我就住在火星大殿,跟著老道長生活,當時是小學,突然學校通知放假。但是要有家長來接,才可以走,學校發出通知大概20分鐘左右,老道長便滿臉驚恐的接我回家。走在回火星大殿的半路上,放眼望去,水淺的地方大概在膝蓋處左右。水深的地方在腰部。我們縣城也有新老城,老城由于地勢較低。但是有類似于古代城門的那種寨口,已由群眾由沙袋填住,防止水流灌入老城。”
“但是事后才知道,整座老城已經被淹了。”
“郊區附近更加嚴重,清江附近的居民樓已是人去樓空,家門由裝著沙的麻袋塞的死死的。河流兩邊的河提,由士兵把守,據當時去幫忙扛沙的老趙,就是前段時間考上縣一高那個孩子的爸爸說,他由于觀看距離過近,被戰士要求幫忙把成袋的糧食填入河提,因為當時沙泥并不多,并且在洪水來臨的河邊挖沙泥裝袋,再填入河提明顯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火星大殿位于半山腰處,倒是沒什么危險,但是放學回家的半路上,已感到水流的湍急,橫穿馬路已經很困難,但是有老百姓用麻繩綁在馬路兩邊的樹上,可以拉著繩子,穿過馬路。(雖然拉著繩子,在接近腰身的水流中行走,仍感吃力),回到火星的時候,老道長又回到縣城接了很多老百姓住在火星大殿。”
“當時老道長叫了不少年輕小伙子,把大殿里所有的神像全部搬回縣城用來堵洪水,有人擔憂這樣會不會對神仙不敬?老道長說平日里供奉神仙,現在百姓有難,神仙該站出來干活為百姓做事了,否則光吃飯不干活,要神仙有什么用!”
張柯神色平靜的說道,語氣中帶著滿滿的感慨,眼神卻陷入了回憶中。
直播間的網友們在聽到張柯提起老道長把神仙石像全部填洪水的話語后,頓時忍不住激動起來。
“哈哈哈哈,對,神仙該發揮作用了!”
“神仙不干活,要它們有什么用呢?”
“老道長也是個妙人啊!”
張柯嘆了口氣,說道:“這場洪水來的猝不及防,火星大殿雖然處在半山腰,但是有更多的百姓受災,老道長見不得百姓受苦,就把整個火星大殿騰出來,收留了千百名無家可歸的百姓,甚至冒著連綿大雨,為住在火星大殿的百姓們解決一日三餐的問題,寧愿自己餓著肚子,也要保證百姓們有吃有喝。”
“當時我歲數很小,對于洪水的認知程度不高,回到火星大殿到了就聽受災的百姓們痛哭,對我的震撼是他們口中帶來的:粗轉的大樹枝葉繁茂根深蒂固,不過在洪流中稍一搖晃便連根拔起,水泥電桿百般加固巍然矗立,洪水來的時候瞬間就消失不見,淹了城市,毀掉無數百姓的家,當時有很多婦人孩子在嚎啕大哭,哭訴努力了一輩子,到最后連家都沒了……”
張柯說到這里的時候眼眶都通紅起來,直播間也罕見的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