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柯笑呵呵的對著直播間的網友們說道。
他的動作非常熟練,一看就知道是經常吃面條的。
和面完成后,張柯又先把面團分成小劑子,和蒸包子的面團差不多大,然后搟成牛舌狀長條,中間用筷子壓一下,方便后期撕開,一下子壓到底,不爛就行,回頭醒面它還會反彈。然后兩面抹油,碼在盤子里。
在這個過程中,張柯又抹了食用油,用食用油均勻的涂抹在燴面坯,然后把面片整齊的疊放在面盤里,這樣可以保濕并使得燴面坯更容易抻扯。
當然抹油不是必須的,但是為了保濕和改良面團更適合抻扯,抹油是省心省力的做法。
做完這一套流程后,張柯對著鏡頭笑了笑,這一個笑容引起無數小姑娘們的尖叫聲。
“小道長很專業啊!我就是專門做燴面的廚師,干了半輩子了,小道長的和面技術非常好!”
“是啊,現在很多都是機器做,根本沒有所謂的手工了。”
“什么?小道長還會做燴面?我離開家鄉很多年了,好久都沒有嘗過了!”
“現在不管看到小道長做了什么事情,都不會感到有絲毫驚訝,反而覺得習以為常。”
“小道長的手藝特別強!”
張柯就這樣專心致志的做飯,雖然已經和好了面,但是最重要的熬湯還沒開始呢,他從冰箱里取出來一塊羊肉,切成大塊,同羊骨架一起用清水洗凈,再放入清水中浸泡了一會兒后撈出。
羊油洗凈切成丁;
生姜拍破;大蔥挽結;把花椒、八角、三柰、桂皮、小茴、草果、良姜、丁香用紗布包住,制成香料包。
將羊骨架放不銹鋼桶中,摻入清水,用大火燒沸后,撇凈浮沫,再放入羊油丁、生姜、大蔥,倒入料酒,用中火煮,放入香料包(用羊骨架壓住),續煮至香味溢出時,放入羊肉塊,改用小火煮。
張柯用筷子戳了戳羊肉,發現已經變軟,這才調入精鹽,將羊肉撈出晾涼,另將湯面上的浮油撇凈,羊肉湯也就做成了。
長呼一口氣,看著鐵鍋里做好的羊肉湯,張柯心滿意足的笑了。
“好!這鍋羊肉湯看著就非常有食欲!”
直播間里那位做了半輩子燴面的老廚師驚嘆連連。
羊肉湯色香味美,那泛白的羊肉湯讓人頓時聯想到了滾滾而來的奶油,羊肉一絲一絲,蜷曲地富有藝術。
“看著就很有食欲啊!”
“我總感覺小道士并不是專業的道士,反倒像是個廚師。”
“隔著屏幕就聞到香味了,哈哈!”
“66666”
“這做飯的技術真的可以。”
直播間的網友們驚嘆連連。
張柯看了看直播間里彈幕,笑呵呵的說道:“羊肉湯已經熬好,接下來該拉面了!”
說完這句話,取一塊燴面面坯,兩只手掌向上托住面片的兩頭,再用兩手的拇指按住面片兩頭的邊緣,兩只手掌左右抻拉。
在這期間,他的雙臂基本沒有發力,將面片拉成長約一米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