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三十年則是走向世界的復興之路,而再有三十年勢必會成為全球領航者。
這個國家雖然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可大方向上總是好的,而且每時每刻都在進步。
“會越來越好的。”
老太太挑了挑眉,“開放就是好嗎?”
老太太是親身經歷過百年屈辱的人,對于外國總有本能的排斥。
“總是需要開放的。”
“那也不是現在。”
“已經差不多了,至少基礎已經打好了,再說又不是一下子全面放開,一步步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是了。”
“也許你是對的吧,我一個小腳老太太沒什么見識,讓你笑話了?”
陳華苦笑著搖了搖頭,“阿婆過謙了,我也不過胡亂說而已。”
“你可可以胡說,我能從你語氣中聽出滿滿的自信,你說以后咱們國家會變成什么樣呢?”
這個陳華還真知道。
“家家戶戶高樓大夏,電燈電話,豐衣足食,國泰民安,大人有事做,小孩有書讀,老人身體好,哪怕六十歲也還能談情說愛。”
“哈哈,那不成老流氓了。”老太太大樂,砸吧了嘴,笑道:“你說得真好,真要那樣啊,我家里三個人就沒白變成牌牌。”
下午四點左右的時候,阿海把豬給買回來了。
大公豬有三百來斤的樣子,看起來十分壯碩,倒不怎么肥,放養的豬就是這樣,如果是在陳華那邊的大白種公豬,一年時間最少能長到四百多斤。
畢竟陳華那邊養豬照顧的比較精細,而且種豬的伙食也要更好一些。
阿海放下板車,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對陳華笑道:“山腳下那邊有個老頭專門放豬,這是去年才出生的公豬,人家本來自己留著做種的,我給他搶過來了。
不過他也不吃虧,我不但給他買了六頭小母豬,還多給了他五十塊錢。”
陳華點了點頭,皺眉問道:“一戶人家買的,會不會血緣太近了?”
阿海搖了搖頭,說道:“那不能,人家老頭放豬有經驗的,給我解釋過的,血緣太近就算能繁殖,也會造成豬仔出的少和容易得病。
所以他給我抓小母豬的時候就說了,它們血緣不近。”
六頭小母豬都是十來斤的樣子,分成三個竹籠裝著,大公豬則是被阿海給牽著回來的,倒是是個好脾氣的。
阿海家雖然沒有養牲口,不過倒是有著兩間豬圈,里面石槽也有。
阿海把豬分別趕入了兩間豬圈里面,然后又從板車上面把紅薯藤抱下來丟進去。
“這樣就行了,只要有吃的,它們就不會鬧騰。”
陳華想了想,笑道:“等下幫忙煮鍋稀飯給它們吧,畢竟接下來需要長途運輸,提前吃好一點也好多補充一點營養,增加一點體質。”
“行,一鍋稀飯而已,這是小事情。”阿海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我剛才順便打聽了一下,手表的量不多,可能就五十塊的樣子,你要不要一點收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