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弄一次布料回來還不夠嗎?”
許毛頭苦笑,“就鄉里的那些老家伙,你覺得錢進了他們的口袋,能那么輕易的花銷出來嗎?”
“他們的錢不用管,反正我的那份錢肯定會花出去的。”
那些老家伙才不會管錢是誰的,反正看緊一點就對了,在他們看來錢存信用社吃利息就最實在。
這簡直就是和后世的兩個極端。
打撈了木頭并不能立馬使用,最少也得陰干個五天時間才行,這樣才不至于讓木頭變形。
所以陳華第二天帶著一半的手表和收音機到了山城。
毛子租住的房子是一戶農家小院。
山城這個城市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城中心,城在山里謂之山城嘛。
所以城市中種地,也有農家小院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陳華進門的時候,毛子正在捆扎紙皮,這時候還沒有多少紙箱這種東西,這時候能收到的紙皮,大多都是各種書籍。
價錢也比較便宜,畢竟山城的竹子很多,這時代的運輸條件又不足,所以紙皮的價值不大,利潤自然也很低。
不過生意嘛,看你怎么去做,你要都當成廢品去處理,那自然沒多少利潤。
可你要是把它當場舊書出租,或者當成古董來賣,那利潤自然又不一樣了。
看見陳華背著小陳程出現在門口,毛子非常高興,“華子哥,你是怎么找到這里的?”
“路在鼻子下面,反正就是這一片,你天天走街串巷的,隨意打聽一下,自然就知道你的住處了,生意怎么樣?”陳華笑著問道。
毛子使勁點了點頭,興奮道:“生意還行,附近沒人做這個,我每天都能收到不少東西,雖然賺不了幾個錢,可是積攢了不少好東西。
而且也認識了許多人,他們都說我給的價錢公道,大家愿意把不要的東西交給我處理。”
毛子說著把陳華帶進了一間屋子里面,里面堆著一些書籍,還有不少鍋碗瓢盆,不過都是些有所破損的玩意兒。
“城里人還是比咱們農村要富裕一些的,起碼這些鍋碗瓢盆在咱們農村就沒人舍得扔,哪怕是大氣一點的家庭,舍得送人就算不錯了。”
陳華點了點頭,問道:“你是打算把這些東西弄回農村去賣二手貨嗎?”
在陳華的記憶中,二手貨市場其實很大,不過這種買賣其實最好是在南方做,因為那邊人口流動性大,許多人一走就整個家都得拋棄了,一來又得置辦一套家用。
而在緊急脫手的情況下,自然是買方市場,所以二手貨的利潤很高,最少都有五倍利潤。
陳華倒是還沒有想過現在就做二手貨的生意,畢竟這時代大家都窮,舍得扔的東西可不多。
不過把這些爛東西從城市轉移到農村倒也確實是一個買賣。
“確實有這樣的想法,我準備等積攢多了,讓許毛頭給我一船拉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