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到山城的時間雖然不長,可著實收到了不少東西,關鍵是不差錢。
陳華雖然只給了他幾百塊錢,可這時代的東西本就便宜,更別說廢品了,基本上都是按分計價的,大多還是按一分兩分錢一斤這樣子算。
大船緩緩靠岸,最后在沙灘重重的一觸,退后了少許再穩定了下來。
一個年輕人推下跳板后,許毛頭拉著錨繩走了下來,看著陳華帶來的十輛板車,笑道:“怕是得跑個十趟八趟的才行。”
“越多越好,自己鄉里消化不完,還有附近的鄉鎮嘛。”陳華笑道。
鐵定賺錢的東西怕什么,再說實在賣不出去,還可以降價嘛,人多地少的地方閑人就多,只要有利可圖,大把的人愿意為你奔走。
碗碟、書籍全部都是用草繩捆扎好的,不但方便轉移,還可以防止碰撞。
“哪里來這么多草繩?”陳華有些好奇。
“咱們自己搓的,聽你說是鍋碗瓢盆,我下去的時候就帶了不少兄弟幫忙裝船,同時也帶了許多稻草,在船上的時候兄弟們盡搓草繩了。”
“考慮的很周到。”陳華點了點頭,提高嗓門對正在搬東西下船的人喊道:“兄弟們辛苦了,除了正常的工錢,這些東西只要你們能用上的,隨便選,選中多少都白送給你們。”
立馬有人大笑著問道:“要是咱們全部都選中了,咋整?”
“你要是都用得著,那你就盡管都拿去,絕對不收你一分錢。”陳華再次保證道。
“那多不好意思啊!”
“沒事兒,都是便宜東西,兄弟們看得上是我的榮幸。”
陳華并不是在說客氣話,這些東西哪怕再次轉手最后也就值個三五百的,別說收來的時候更便宜。
如果這些家伙真的全拿去了,陳華的名聲絕對會如日中天,以后大把人愿意掙著搶著幫他辦事兒。
所謂千金買馬骨,不外如是。
雜七雜八的東西裝了八十多車,聽起來很多,其實只是板車的運量小而已,鍋碗瓢盆這些玩意兒又比較占地方,還屬于易碎品,跟本就不敢多裝。
陳華一直待在江邊,跟隨最后一趟一起回到了家里,有收藏價值的東西全部在最后一趟。
這些東西放在毛子哪里不但占地方,而且也不安全,放在陳華家里就不一樣了,以陳華現在的聲望,基本上沒人會來偷他東西。
畢竟東西必須得賣出去才值錢,而偷了陳華的東西,想賣就很容易暴露。
安頓好后陳華又馬不停蹄的趕去了鄉里。
下過雨的泥路濕滑,陳華一個趔趄后,不得不扯了一根豇豆杖輔助行走。
這時候的豇豆也到了下架的時間,扯一根走就算被罵兩句,應該也不會被罵得太狠。
“爸爸像個老頭。”
“老子還不是怕摔著你。”
陳華嘴上倔強,心里卻明白,自己多年不走泥路,這些濕滑的田間小道已經極其不適應了,而且心里年齡也確實是一個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