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小孩子圍著豬圈看稀奇,大多都露出羨慕喜愛的神色,謝宇就是其中之一。
“陳華,你的小豬打算賣多少錢一斤?”謝宇看了一會兒,對陳華問道。
“按規矩來就行。”
一般豬仔的價格是豬肉的一倍,不過現在豬仔少,想養豬的人卻多,所以市場上的豬仔價格比較走俏,最高的時候一斤豬仔能達到三斤豬肉的價錢。
畢竟對農村人來說,養豬最重要的還是為了積攢糞肥。
哪怕鄉里已經在從老區運豬仔回來了,可畢竟每次的數量有限,現在豬仔還是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
不過陳華倒是不打算賣高價,一來他不缺這點錢,二來買他豬仔的多半都是親戚朋友和鄰居這些人,便宜一點就當是補貼他們了。
“那你打算養多大再賣?”
“滿月吧,等它們滿月不管多大都賣。”
謝宇看了看旁邊那六只長勢兇猛的小母豬,扯了扯嘴角,說道:“你家豬本來個頭就大,你又喂那么好,一個月下來那怕不得好幾十斤啊?”
“那也得讓它們滿月啊,豬仔必須得在母豬身邊待到足夠的時間身體才好,才能少生病,豬仔雖然可能會大一點,可是它以后長得也大啊。”
一個月其實已經算厚道的了,有些家伙為了多賺錢,養兩個月的都有,以現在的行情,再大的豬仔也有人要。
謝宇點了點頭,說道:“也是,那你到時候能給我留一頭小豬嗎?
留最小的那頭就行。
還有,到時候我可能沒那么多錢,得先欠著你一點。”
“行,那就把最小的那頭留給你。”陳華點頭笑道。
“那好,以后我送黃鱔過來,你就不用給我現錢了,記著就行,以后在小豬身上扣,不夠的我慢慢還你,最多到年底等小豬出欄了,肯定能把你錢還完。”
“你小子倒是打得好算盤。”陳華笑道:“不過用不著這樣,黃鱔的錢我還是先給你吧,小豬的錢你等豬出欄了再給我就行,或者直接給我豬肉都行,免得別人說我這么有錢了,反倒欠你黃鱔錢。”
陳華最后一句話其實是為了給謝宇一個臺階下,小家伙自尊心很強,哪怕是特意照顧他,也得考慮到小家伙的感受。
謝宇深深的看了陳華一眼,最后點了點頭,“那就說好了,我得去上學去了。”
“好好讀書,不管以后想做什么,那玩意才是一切的根本。”陳華對著謝宇跑走的背影喊道。
消息傳的很快,當天就有許多人來陳華家里訂小豬,只可惜這些豬仔在還沒有出世之前就早已經被人給訂完了,就連陳華答應謝宇的那頭,也是早先陳華推掉別人的。
一個月的時間轉眼即逝,陳華的小豬最小的那頭都長到了三十五斤,最大的那頭則超過了四十斤。
現在豬肉在八毛左右浮動,陳華豬仔的定價則是一塊五,一頭小豬則在五六十塊的樣子。
定價不算高,可是豬仔卻有點貴了,不過買豬仔的人卻滿心歡喜。
他們認為這豬既然一個月能長三四十斤,那一年就能長三四百斤,吃得多,拉的多,長得就快,糞肥有了,豬肉也有了。
這可比那些養一年最多才兩百斤,就能稱為大肥豬的本地豬強的太多了。
至于味道,這時代只要是豬肉都香的很,誰還計較那點味道的差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