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生意,我幫一下忙而已。”陳華謙虛道。
“能在這么大生意上面幫上忙就證明了你小子的本事大,正所謂有錢人的朋友都是有錢人嘛,陳華,以后鄉里還得多多仰仗你啊。”吳書記笑道。
“好說,該我盡力的絕對不會推辭就是了。”
吳書記客氣了幾句就幫陳華把字簽了,并沒有提什么過份的要求,畢竟這還是剛開始,他就算有什么想法也得再等等。
這時代的人其實特別想出去看看,而港島則是相對來說最容易去的地方,也是大家談及最多的地方。
高樓大夏,車水馬龍,燈火輝煌,這些東西對于八十年代的人們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溜溜達達的回家,喂豬、喂馬、喂雞,再吃過晚飯后,陳華早早就休息了。
這時代的農村就是這樣,一點娛樂活動都沒有。
陳華倒是有一個收音機聽,不過這時代的收音機都是特別主旋律的東西,連歌曲都非常主旋律,陳華剛開始還聽得非常感懷,現在已經不愛聽了。
反倒是川劇還能多聽幾次,而且也必須重復聽幾次才能聽懂她表達的故事。
能流傳下來的川劇,一般都有比較強的故事性的,而且還有一定的勸解意義。
第二天,陳華早早的起床,先把紅薯煮開后,再塞一灶煻的柴火就不用管了,等開完會回來,多半就能燜得軟爛。
在父母家吃過早飯后,一人一條小板凳帶著去村小開會。
這時代村小里面也沒有凳子,小娃娃上學都是自己帶凳子去的,放學了再帶回來。
陳華他們來到村小的時候時間還不到八點鐘,可是大家已經差不多到齊了。
年關將至,大家都閑得慌,再說又是發錢,大家自然更是積極了。
老支書和村里幾個干部坐在講臺上,等八點一到,老支書拿著大喇叭喊了起來。
“都安靜下來了啊。”
有些含糊的聲音想起,這時代的大喇叭發出的聲質聽得人牙齦發酸,大家都安靜下來仔細聽著,不然真的可能聽不清楚說得什么。
“今年咱們把土地下放下來了,該分的也已經分了,今天就是最后的一次,生產隊那些堰塘里面的魚賣了一些錢,今天就分給大家。
分完了這一次,以后可就沒什么好分的了,你們以后過得怎么樣,就只能看你們自己怎么做事情了。
嗨,知道你們不愛聽這個,老子也懶得再啰嗦討你們的嫌,還是直接說分錢的事吧。
咱們村一起又二十口堰塘,總面積在八十畝的樣子,除了少數幾口之外,基本上都是兩年以上沒有清塘了,所以魚還是蠻多的。
總數大概有十萬斤出頭,鄉里是按照三毛一斤的市價給咱們算的,嗯,至于去老區那邊賺的錢你們就別想了。
鄉里修水電站吶,明年還要送電到戶,電桿、電線這些都要不少錢,還得大規模的種花椒樹,鄉里用錢的地方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