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已經下來了,現在有好幾波人找過我,最高的已經出到五十五了,只不過是港紙,他們那些人好像彼此有所交流,不然不會咬死了五十萬的價格,又不停的來找我談。”
“大哥喝茶。”
兩人進屋,康妮已經端上來了茶水。
陳華接過茶杯,笑道:“謝謝了,你身子重,這些事情盡量讓阿海做吧。”
“沒事兒的,以前在家都是做慣活兒的,阿海說請個阿姨,我都沒讓。”康妮笑道。
陳華點了點頭,轉而對阿海問道:“你什么想法?”
“我想把專利送去拍賣行試試,或者咱們自己辦工廠生產也行,國內有人聯系過我,說可以用專利入股。”阿海說道。
陳華搖了搖頭,笑道:“國內現在大環境還不適合自己辦工廠,哪怕是合伙也非常麻煩,再說用不著為了這么個小專利牽扯太多精力。”
所謂的技多不壓身其實不對,不壓身可是它壓心,也壓時間,知識面再寬,也只是空泛無用,什么都只會一點的人是最沒用的人才。
“至于上拍賣行,作用其實也不大,畢竟拍賣行需要準備時間,如果人家已經溝通過了,在拍賣之前人家再次商量好了怎么辦?如果再簽署了協議,那更不可能拍出什么好價格。”
“那大哥的意思是?”
陳華想了想,問道:“你有他們幾波人的資料嗎?”
“有的,他們把自己公司的資料給了我一份,就是資料不是很詳盡。”阿海從茶幾的抽屜里拿出一疊資料遞給陳華。
陳華接過仔細看了看,最后把一個李家坡的公司的資料單獨拿了出來,“你有這家公司負責人的私人聯系方式嗎?”
“有的,這個李云文給過我名片,我找找。”不一會兒阿海遞給陳華一張卡片,指了指墻角說道:“那邊就有電話。”
“嗯。”陳華點了點頭,拿過卡片撥打了起來。
“李先生,你好!”
“你好!哪位?”
“我是陳華,馮遠海的大哥,也是行李箱專利的持有人,現在我想和你簡單的談幾句,不知道你方便嗎?”
“哦?需要見面談嗎?”
“不用,電話里面先簡單的溝通一下就行。”
“好的,您請說!”
“我想把行李箱的滾輪專利獨家授權給你五年,只收取二十萬港紙的授權費,如果違約將支付你一百萬港紙的違約金,你覺得可以接受嗎?”
“獨家授權啊,可以出口的吧?”
“當然。”
對方沉默了一會兒,問道:“我是不是有可能白得五年的授權,還有可能得到八十萬的違約金?”
“李先生是明白人。”
“呵呵,陳先生好手段啊,對了,我能不能問一下,陳先生為什么選擇的是我?”
“因為你是華人。”
“就這么簡單?”
“還不夠嗎?”
“哈哈,夠了,足夠了,需要我怎么配合,陳先生盡管說,我也是有民族情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