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天晴,太陽更加的猛烈了,昨天一件衣服身上還有點涼意,今天不穿衣服吹著電風扇都感覺熱的慌。
胖大和小黃更是把舌頭伸出來老長,時不時的就去喝一點水,舌頭上一直都是濕漉漉的,也不知道是喝的水,還是出的汗。
這種天氣倒是很適合吃涼糕,平均一個小時就能干一碗。二十五斤涼糕,昨天就吃了一點,今天倒是能全部解決了。
夕陽西下的時候,陳華走出院子,隨手掐了一條谷穗,摘下一刻端頭帶青的谷粒試了試,發現已經硬化的很不錯了。
陳華走回院子,隨手把谷穗丟地上,一只大公雞立馬跑了過來,用嘴叼了幾下谷穗卻并不吃,而是“咯咯咯”的叫喚了起來。
幾只母雞飛奔而來,幾下就把谷穗爭食得一干二凈,稍弱的幾只公雞只能遠遠的看著,大公雞不屑的撇了它們一眼,昂頭挺胸的走了。
陳華對坐在門口縫衣服的母親葛玉蓮說道:“媽,咱們的谷子可以打了,把東西都收拾出來吧。”
陳君反駁道:“就朝門田向陽才可以打,其它地方都還不行,干嘛不熬幾天再一起打?”
“不管怎么熬,早晚都是要收回來的,分開打還能輕松一點。”陳華笑道。
陳君一臉不爽的說道:“我又愿意一起打吶,累一次就好了,毛焦火辣的干嘛要分成幾次來弄?”
葛玉蓮拍板道:“聽你哥的,分開打也能攤得開一些,太陽大一點兩天就能曬干了,早收早好,熬著萬一再下大雨,把谷子打脫在田里,就完蛋了。”
這時代的農業,還是很純粹的靠天吃飯,一點意外說不定一年的辛苦就全白費了,所以,搶收真的很重要。
晚上陳國強回來也贊同明天就收朝門田的稻谷,這下陳君就沒法再犟了。
一家人把斗倉、搭斗、圍簾、鋸鐮、籮篼、扁擔、木耙、竹耙、掃帚、撮箕什么的,通通都收拾了出來放在壩子上面,然后葛玉蓮又煮了一鍋南瓜稀飯涼著,大家就早早的休息了。
第二天,凌晨三點左右,大家就借著月色爬了起來,葛玉蓮炒菜,陳國強和陳華父子則下田割稻谷。
半個小時后,葛玉蓮把陳君和陳東也叫了起來。
大家吃過飯后,又換成了陳君和陳東割稻谷,陳華和陳國強則把斗倉和搭斗、圍簾組合在一起開始打稻谷,葛玉蓮則殺雞燒水拔毛。
半個小時后,陳華感覺差不多了,于是把搭斗拿出來,裝了一挑稻谷挑回壩子上面,葛玉蓮則負責晾曬。
晾曬稻谷其實也并不輕松,先得用木耙把稻谷均勻的攤開,然后又用竹耙把里面的稻草等東西撈干凈,一般一個人煮飯帶晾曬稻谷一起,必須得手腳很麻利才能忙得過來。
陳華自己沒有田,父母一家四個人也就兩畝不到的田,朝門田就占了一半,只要把朝門田收完,之后的就用不著慌了。
當陳華撮第四挑稻谷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陳君和陳東已經割不過來了。
哪怕陳華和陳國強先幫忙收割了半個小時,可是姐弟倆畢竟年紀還小,雖然手腳麻利,卻不夠持久,總是割一會兒就得直起腰歇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