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也是要面子的。
畢竟吳書記他們才是領導,總是問陳華要辦法,要錢,容易讓人笑話。
周鄉長笑道:“我們打算讓外面那些人出錢入股,聽吳書記說,他們這次可是能分不少錢啊,這些錢一旦全部給了他們,驟然暴富之下,可不見得是什么好事兒。”
這個倒也是,別的不說,起碼就有許多人可能不想當教師了,畢竟教師才多少錢一個月,而寫小說工資多高啊!
“那你們打算怎么操作呢?或者說你們打算怎么給外面那些老師們說呢,先說好啊,我這邊該怎么樣是必須得怎么樣的,可不能來哄騙那一套。”陳華笑道。
吳書記點了點頭,笑道:“放心吧,我們不會讓你為難的,等下直接明說就行,不過我們這邊也需要你配合一下。”
“這個好說,只要是光明正大的來就行。”陳華點了點頭。
“我們打算擴大教師規模,一來,本身現在一個班那么四五十個,甚至五六十個學生本身就有點不合理,其實一個班級最多四十個學生才是比較好的。
二來,也正好提高一下教師的素質,把一些水平差的替換下來,讓他們專門做后勤工資,比如給你小說糾錯什么的。
這樣咱們差不多可以再招收一倍的教師,人數多了,你那邊也可以多收一點小說嘛,而且質量也能更高一點。”吳書記笑道。
還能起到敲打現在這些教師的作用吧?
陳華想道。
教師和學校是雙向選擇的,現在陳華他們這里好了,自然可以吸引來一些高素質的教師,大學生不可能,高中生和中專生還是沒問題的。
這倒也是好事兒,至少可以把那些本身就是小學水平的教師,給平穩的撤換下來。
小說什么的還是其次,關鍵是能提高許多全鎮的教育水平,這個讓陳華非常心動。
一個地方想要發展肯定離不開人才,而發展初期,想要吸引外部人才流入很難,與其吸引外部人才,還不如自己培養。
要知道未來十年人口流動其實并不大,而且國家重心也是在南方。
所以,想要人才還是得自己培養。
也不需要怎么樣,能多一點初中生也是好的啊!
“行吧。”陳華點了點頭,接著問道:“那你們打算抽取多少錢來弄電風扇?或者說打算發多少錢給那些老師們?”
吳書記遞給陳華一張資料,說道:“我們打算分成兩種方式付錢給外面那些老師們,后勤抄書的那些,還有小說銷量不好的那些,按照他們原來的工資,保底再多發一倍的工資給他們。
而那些寫小說水平很高的教師們,則按照比例來,嗯,當然,也必須得有個上限,就按照他們工資的五倍來發放吧,剩下的錢則給他們計入電風扇廠的股份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