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小學到初中一直第一名,書法、繪畫、音樂拿獎無數,他怎么到了二十五歲不但一事無成,還得背井離鄉了呢?”
老支書的兒子叫高學文,老頭沒讀多少書是他一輩子的遺憾,正因為在文化水平上面的缺失,才把他困在了村里,不然以他的戰功,不可能只是一個村支書。
所以希望唯一的兒子多讀一點書,高學文也不負所望,從小展現出了很高的讀書天賦,那時候大家都戲稱他為小支書。
大家都覺得以高學文的天賦,以后當個村支書還不是輕輕松松的事情嗎?
誰知道前些年動亂給耽誤了,也許是從小到大太過順遂了吧,此后的高學文居然會一蹶不振,前幾年恢復高考,連續考了幾次,考到他自己都沒有信心了。
幾個月前高學文也嘗試著寫小說來著,可惜連拿給陳華的勇氣都沒有,也不知道寫得是有多糟糕。
陳華嘆了口氣,勸說道:“差不多就行了,早點回去休息吧,明天還要早起坐船。”
“老表這是嫌棄我麻煩了?”高學文雖然喝了不少酒,可腦子還是清醒的。
陳華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我倒是不嫌你麻煩,就怕等下表嫂過來了,會嫌棄你麻煩,要是忍不住當場收拾你,我可攔不住啊!”
“她敢!”高學文眼睛一鼓,氣勢十足的吼了一聲,接著全身又松垮了下來,嘆息著說道:“她確實敢!”
高學文是個典型的文弱書生,才華換不來物質,又是在靠體力吃飯的農村,自然會受氣一些。
陳華忍不住笑了笑,說道:“差不多就行了,你要是有事兒就直說吧,沒事兒就早點回去休息。”
“有點事兒的。”高學文砸吧了一下嘴,說道:“你表嫂想把小幺妹一起帶過去,讓我過來問問你行不行?”
“行啊,怎么能不行呢,咱們雖然名義上是建設兵團,可實際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咱們自己的產業,自己說了算就行,沒有那么多顧忌。”
“行吧,那我就回了。”
“好。”陳華點了點頭,問道:“要不要我送送你,沒有喝多吧?”
“放心,沒喝多,就是想故意發一下牢騷而已。”
“我讓你幫忙統計的名單統計好了的吧?”
“弄好了的,放心吧,明天一早就交給你,過來的時候忘記帶了,你要是著急,等下我給你送過來也行。”
“沒關系,明天早上給我也行。”
第二天。
一大早,江邊就圍滿了人,有七十三對年輕夫婦跟著陳華去東北,其中有五對是附近鄉鎮的,其余全部是陳華自己鎮的人。
加上一些帶去的小丫頭,還有陳華等人,差不多小兩百人會乘船離開。
還有許多送行的人,加上看熱鬧的人,江邊此時差不多聚集了近千人。
吳書記他們幾個親自帶著鎮府的工作人員和各村村長、隊長維持秩序,倒還顯得畢竟畢竟井然有序。
人們十個八個的聚在一起小聲的交談著,也有許多人在不停的抹眼淚,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啊,哪怕是有陳華帶隊,依然免不了擔心。
陳華勸阻了家人的相送,自己背著小陳程,提著一個大包就這么輕輕松松的來了。
吳書記幾人迎了過來,看了看陳華,幾番欲言又止之后,吳書記長嘆了一聲,說道:“也不知道說的啥,就祝你一路順風,到了那邊后興興旺旺吧。”
“哈哈,這就夠了,說再多不過是客套話而已。”陳華大笑著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