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南方,算是見識了一點世面,那邊畢竟靠近港島,許多觀念還是有一些差別的,也算是了解了一點程雯厭倦的原因。”
“說到底,你們直接還是見識有所差距啊。”老人家感嘆了一句,接著笑道:“不過現在應該倒是相配了。”
“呵呵,這個不好說。”
陳華敷衍了一下,接著說道:“在南方我接觸到了一個詞匯,叫做專利,這個咱們好像還沒有,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好東西啊,一個想法就能掙錢,掙很多錢。
于是那一段時間我就天天想著專利,想著有什么想法能兌現出來的。”
“于是你就弄了兩個專利出來?”
“何止兩個啊,兩百個都不止,可是兌現了兩個出來罷了,畢竟許多都只是空想,不切合實際,不過想得多了,總是有適合的。
于是我讓阿海去港島試一下,沒想到還真有人看上了一個,不過人家欺負我沒見識,想用一點點錢就把我給打發了。
感謝程雯復習了三年,還是考的外交學院,連帶著我英語也跟著學會了,才能在談判中得到不少有用的信息,占據了一定的主動權,最后弄到了三百萬美金。”
“呵呵,這可是好大的一筆錢了,你當時就沒有想過留在港島過一下大富大貴的日子算了嗎?
畢竟與咱們國內相比,兩者的物質條件確實相差甚遠啊!”
“我們那里人均不足一畝地,地里還盡是鵝卵石,挖地都得用專門的二齒鋤,可是再怎么不好吧,那也是我的家鄉。
那里有我的親朋好友,有我熟悉的田邊地角,只要回到哪里我就感覺安心,在哪里挑個兩三百斤,我也能挺直了腰桿。”
“這倒也是。”老人家點了點頭,問道:“你對鵬城怎么看?你給人的感覺好像很重視哪里。”
“咱們雖然地大物博,可是人口也太多了,特別是像我老家這樣人均一畝地的地方,更是有大量的勞動力閑置。
沒活干就沒飯吃啊,與其在家游手好閑惹是生非的,不如給他們找點活兒干,農業既然不行,就只有工業這一條出路了。
重工業很難,輕工業就容易多了,聽說美利堅那邊正在去工業化,這是我們的機會,如果能把那邊龐大的輕工業體系承接過來,咱們能賺不少錢。”
“可是有人卻覺得這是在讓咱們的百姓給資本家剝削。”
“剝削是必然的,可這也是一時的啊,也是學習過程中必然付出的代價,這就相當于學手藝的徒弟一樣,那個徒弟還不被師傅剝削幾年了?
就讓他們剝削著試試吧,只要咱們能學到手藝就行,徒弟也總有熬成師傅的那一天,不能說為了不被暫時的剝削,就不學手藝了吧?”
“是這么一個道理。”老人家點了點頭,“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咱們可以讓一讓,想要發展也只能如此了。
陳華啊,此去東北你有多大發展起來的把握?”
陳華想了想,說道:“如果只是溫飽,以黑土地的條件,自然是不成問題的,至于其他的,走一步看一步吧。”
“夠了,篳路藍縷的,能解決溫飽問題就夠了,陳華啊,國家一窮二白的,要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