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房造屋從來就沒有簡單的,三人商議之后立馬就分開行動了起來。
張書記負責采購各種工具器械和一應物資。
劉興華則負責留在縣城調派物資和招人。
陳華雖然帶來了小兩百人,可是想要在一個月內修建出五棟一千六百平,總數兩百間房和五個公共大廳,還要加上一個大牲口棚子,這點人依然還是少了點。
再說,打地基同樣需要采石,木材主體就需要木匠,,這些都是技術工種,陳華帶來的人里面自然沒這么高比例的匠人。
陳華分別給老家、港島、北平發了一封電報之后,就帶著隊伍朝著大青山出發了,除了老家來的人,還有兩個就是瘸子老兵和張書記身邊的小六子。
小六子姓王,叫王橋,是張書記媳婦的親侄子,雖然才十八歲可是身高已經超過了一米八,就是有點瘦,目測不超過一百三十斤。
小六子是作為傳信員跟著陳華的,負責陳華那邊和富遠縣的溝通工作,同時也可以處理一下遇到的人。
小六子雖然才十八歲,可是小學之后就在整個富遠縣到處跑,在整個富遠縣都人面很熟,加上姑父是張書記,所以在整個富遠縣都很吃得開。
有小六子跟著,可以幫陳華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同時張書記也是想讓小六子跟著陳華學點本事兒,畢竟跟著一個這么厲害的人,哪怕不刻意教導,單是平時觀察一下陳華的為人處世,也應該多多少少會有一點收獲的。
小六子本人也樂意跟著陳華,這幾天的相處,讓小六子覺得陳華特別有見識,好像不管什么問題在陳華這里都有答案一樣,遇到事情了,陳華也能拿出好辦法來。
至于瘸子老兵則姓陳,叫陳哲,張書記找到他的第一時間,說有人請他去做事,給四十塊錢一個月,人家是不樂意來的,認為是張書記走關系特意照顧他。
畢竟在陳哲想來,誰會花四十塊錢一個月請一個瘸子老頭做事呢?
能去做什么?
直到張書記給他解釋清楚,人家是按照技術工種來請的他,不單單是他,別的木匠、石匠什么的通通都是四十塊錢一個月。
然后老頭又問:自己算什么技術工種。
張書記解釋道:你會打獵、會種地、會野外生存、有著豐富的戰斗經驗,這些都是了不起的技術,你年紀雖然大了,可眼神還很好使,力氣也不錯,精神也足。
人家都說了,白天可以放哨,找個高地防備猛獸,晚上可以教導射擊,傳授經驗什么的,反正啊,你是有大用處的。
聽張書記這么說,老頭就已經動心了。
某些人吧,就愿意坐吃等死,能躺著絕不坐著,而有些人吧,他就是想整天干活兒,生怕自己沒用了。
對陳哲來說,有用二字,就是最大的肯定。
老頭雖然已經動心了,不過還是問道:那對方是啥來頭?我這身本事兒吧,雖然沒啥大用處,可是也不能胡亂交給別人的。
張書記解釋道:人家拿著中央文件下來的,雖然說是私人產業吧,可是也得到了國家支持的,不然你以為我會跟著跑前跑后的幫忙嗎?
聽見張書記這么說,老頭才終于答應了下來,笑道:這就好,這就好啊,既然是國家支持的,那我肯定也要支持人家了,我去,你給人家說,我不要錢,管吃管住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