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河網?”陳華想了想,問道:“用攔河網會不會太過份了一點啊?
可別把魚汛給弄沒了!”
“那不能夠。”王橋解釋道:“那些魚反正咱們不捉,它們自己過些天產完魚子也會死掉的,還不如現在趁它們夠肥抓上來吶。
再說咱們又不是趕盡殺絕,只要在魚汛之初放一部分去上游就行了,大馬魚產子可是很多的,咱們抓一部分還能讓剩下的多一點食物吶。”
陳華點了點頭,說道:“行吧,那就攔河抓魚,不過要是以后魚汛有明顯減弱的趨勢,那就不能再攔河抓魚了啊!”
郝哲族其實是滿族的一個分支,至今還過著比較原始的漁獵生活,在物產豐富的這邊日子倒也過得不錯。
畢竟他們總人口也才幾千人而已,單單是這一次大馬哈魚的一次魚汛就能解決他們一整個冬天的口糧了。
王橋準備攔河網,陳華趁著這幾天讓人帶信把許毛頭給找回來。
造船廠早已經修建完畢,現在已經造出了一條新的木船。
雖然不是專業的打漁船,不過用來抓大馬哈魚還是夠用了的,總比郝哲族的小魚船強一些。
三天后,陳華特意從富遠縣調了兩部大貨車過來,拉著攔河網到了弱水邊。
這時候郝哲族的人已經開始在捕魚了。
他們的捕魚方式非常原始,分別有弓箭、魚叉、拋網等幾種方式,前面兩種是專門針對大魚的,拋網則沒那么多講究,網著什么算什么。
郝哲族的船只也非常簡陋,好一點的就是小魚船,最多的是大樹干刨出來的獨木舟,還有一些直接就是木筏子了。
這樣的交通工具自然是不能去弱水中間捕魚的,哪怕是小魚船也只能在烏蘇河里面折騰一下。
獨木舟和木筏子就只能在小支流里面捕魚了,還好現在魚汛的魚非常多,哪怕是在小支流里面也能有很不錯的收獲。
來這里捕魚的郝哲族人差不多有上千人的規模,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有,以一戶為單位操縱著小魚船、獨木舟、木筏子等東西在河里捕魚。
場面倒是顯得非常熱鬧。
陳華看了一會兒,對王橋說道:“找個能和他們交流的人,去問問他們的魚賣不賣?”
“賣是肯定賣的,可是他們不要錢,得用東西和他們交換才行。”王橋解釋道。
陳華點了點頭,笑道:“那就和他們交換,去問問他們什么需要什么東西,怎么個換法。”
“好。”王橋答應了一聲,轉身跑開了。
半個小時后,王橋回來說道:“他們要布、鹽、鐵、糧食、火柴、煤油這些東西,嗯,反正日常生活用品就行。”
“這樣啊!”陳華想了想,說道:“事情有點麻煩,這樣吧,你回去找一下張偉和吳莫,把這邊的情況告訴他們。
給他們說,讓他們組織東西和郝哲族人交換魚,然后罐頭廠那邊再以兩毛五一斤的價格向他們收購,至于他們賺多少我不管。
只要保證郝哲族人是心甘情愿的和他們交易就行。
嗯,營地的拖拉機等交通工具可以借給他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