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由于交通不發達,南方其實出現過短暫的用工慌,特別是基建行業,主要是我們缺少大型工程器械,連片石都需要人工裝車。
老支書他們可不知道這些,一臉不相信的說道:“不可能,咱們國家這么多人,怎么可能找不到人干活?”
“呵呵,以后的事情誰又說的準吶。”陳華笑了笑,接著說道:“毛子那邊需要一些人手做建筑,程書記那邊會招募一些人手,你們要不要派一點人過去?”
“工資高不高?”
“三四十塊一個月吧!”
老支書一臉嫌棄的說道:“這么低的工資,不說和電風扇廠、做買賣的比了,還不如在家多種一點甘蔗吶,那有人愿意去?”
周鄉長想了想,問道:“你特意提一下,是不是里面有什么門道?”
“本身倒是沒有什么門道。”陳華笑了笑,解釋道:“不過我覺得吧,那邊畢竟是首都,以后的發展肯定會很不錯。
不說多了,就換成像港島那樣的高樓大廈,建筑行業肯定就有許多事情做,咱們現在多派一點人過去,說不定能培養一些大老板出來。”
“這樣啊!”周鄉長想了想,說道:“如果是這樣,那就不能派普通人過去了。”
陳華點了點頭,說道:“至少也得會能寫會算的才行,還得有上進心又能腳踏實地的干活兒。”
“這樣的人可不好找,能寫會算、有上進心、又能腳踏實地干活,這種人現在差不多都已經發財了。”老支書說道。
陳華點頭笑道:“自然是不好找的,不過也得找一下,畢竟那邊的機會確實很多,萬一以后有人混好了,發大財了呢?
那收獲可就大了,也不用太多,有一個人混好了都不虧。”
老支書搖了搖頭,說道:“咱們村里肯定是沒有什么合適的人才了,稍微有點能力的,都已經有自己的事情了,肯定不樂意去做建筑小工的。”
想想也正常,陳華穿越回來之后最先輻射的肯定是身邊的人,最開始做的事情也都是廢舊布料、舊貨什么的基礎的生意,高端一點的也只是寫小說。
這么兩年下來,村里有什么人才,早就做出一點起色了,自然不可能去北平從零開始。
周鄉長想了想,說道:“我回去打聽一下看看吧,其實希望也不大,這兩年全鎮有點能力的基本上都有事情做了。”
“試試吧,找不到也沒事兒,反正毛子身邊也有一點人,雖然都是沒怎么讀過書的小子,說不定同樣也能給咱們驚喜呢?”
倒并不是說學歷高就一定會成就大,只是一個純粹的文盲想要成功那只能用奇跡來形容了。
送走周鄉長和老支書,陳華回去把老胡他們三人安置了下來。
正好以前喬治他們住過的床鋪還在,安置老胡他們三個人還是很簡單的。
第二天,陳華帶著老胡去找附近的老中醫看了一下,配了一瓶藥酒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