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苦笑,如果奧運有散打的話,陳華倒是還真有信心拿到一塊金牌。
陳華雖然體質不錯,可是也不敢說就能拿到金牌啊,畢竟人家是專練一項的,能拿到金牌基本上就代表著在那個專項領域里面那是全人類最頂尖的。
陳華怎么比?
別說是那金牌了,陳華連省級運動員都不一定比得過。
“不一樣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哦,也是,那倒是可惜了。”
“其實我們也不是沒有機會拿金牌的。”
我們從三二年參加奧運之后,就一直沒有再參加過奧運,現在改開了,參與奧運是勢在必行的事情,而且國人也需要奧運金牌來提振民族信心。
可是我們雖然是有十多億人的大國,卻并沒有在體育方面投資什么,也從未參加過奧運,面對人家那些體育強國,又奧運經驗豐富的國家,怎么拿到金牌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哦?說說,有什么辦法拿到金牌?”
“田忌賽馬。”
弱國無體育,一個國家的奧運金牌數量其實也可以看著一個國家的興衰史。
一九三二年,我們只有一個人參加奧運,一九三六年我們倒是派了幾十個人去參加奧運,可惜只有一個項目進入復賽,更別說獎牌了。
所謂的東亞病夫其實就是由此而來。
此后我們再也沒有參加過奧運,直到改開之后的八四年。
“田忌賽馬?”老人家眼睛一亮,在煙灰缸里面抖了抖煙灰,問道:“說說,怎么個田忌賽馬法?”
陳華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奧運諸多項目,并不是所有項目都被每個國家重視的,我們可以集中有限的資源主攻別人不看重的弱勢項目。
比如乒乓、跳水、短跑、射擊、撐桿跳這些,只要在全國范圍內擇優選取運動員,總會有奇跡發生的。
而像足球、籃球這些需要多人配合,復雜的大型項目,我們就算再努力也很難追上別人,那就可以暫時放棄。”
搞體育也是需要燒錢的,場地建設、訓練器材、人員開支,奧運那么多個項目,以現在的國情不可能樣樣兼顧到。
與其分散資源最后落得樣樣不討好,還不如集中資源在冷門項目上面,只要最后的獎牌數量夠多就行。
國人迫切的需要金牌提振民族信心,可是大多數國人并不是很懂體育,他們也不會關心具體的體育項目,他們只會關心金牌的數量而已。
“哈哈,這倒確實是一個好法子,陳華,要不你到體育局去當個顧問吧,這幾天沒事兒就到那邊去轉轉,多多少少提點意見也是好的嘛。”
“好!”陳華笑著點了點頭。
“走吧,午飯也差不多開始了,今天有幾桌年輕人,正好你們認識一下。”
陳華猶豫了一下,說道:“我帶著兩個小孩子,不方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