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
陳華出來打開院門把村小校長迎了進來,笑道:“有事兒?”
“哈哈,自然是有事兒,不然也不能來打擾你這個大書記啊!”校長樂呵呵的說道。
陳華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不存在打擾一說,我并沒有什么忙的。”
“不忙也需要休息嘛,你這幾年為了大家一直奔波在外,也該好好休息一段了。”校長感嘆道。
對于陳華,許多人都是感激的,他們雖然不知道陳華在外面都做了些什么,對于他們來說陳華在外面做什么也不重要。
可是陳華帶給家鄉方方面面的改變,是明明白白在那兒擺著的,沒有陳華這幾年的奔波,這一片不可能有現在的好日子。
這就像一個當家的,在外面做什么其實不重要,只要他能給家人帶回來吃的,那他至少對這個家就是好的,只要是不太混賬的人,就應該感恩。
陳華倒不需要別人的感激,自己做事問心無愧就行了,陳華笑了笑,說道:“什么事情,說說吧?”
“明天清明了,學校掃墓你要去嗎?”校長說明了來意。
聽見學校掃墓,陳華不由得愣了一下。
學校掃的自然是烈士墓,老支書在世的時候可是非常重視的,每年清明都會放下所有事情,那怕生病也會親自帶著學生們掃墓。
陳華深吸了一口氣,點頭說道:“去,明天我親自帶隊。”
“好。”校長點了點頭,隨后又拍了拍陳華肩膀,感嘆道:“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咱們向前看,我走了,明天八點出發。”
村小校長和老支書是同時期的人,雖然對老支書的那一套不認同,卻也不反對,算是看得很開的一個人。
校長離開后,陳華進屋找了一張白紙折疊了起來,然后用剪刀修建了一下,不一會兒一朵白花就出現在了陳華的手中。
小陳程看得很是稀奇,鬧騰道:“爸爸也給我做一個。”
“那你明天也要去掃墓嗎?”陳華問道。
小陳程想了想,說道:“可以啊,一起去看看。”
陳華剪好白花后,找了一個別針給小陳程別在了胸口,小陳程很是滿意。
第二天,陳華早早的帶著小陳程來到了學校。
八點鐘,學校準備好了之后,由陳華走在最前面帶隊出發。
一路上大家都靜悄悄的,這是老支書留下的規矩,誰要是敢嬉笑喧嘩那可是要被收拾的,連家長一起收拾。
天空有些暗沉,好在沒有下雨,不過這時節就算下雨也不太大,而且大公路做過硬化處理,也不會耽誤走路。
半個多小時后,到了鎮上的烈士墓,鎮里的中心小學由于距離最近已經先來到了,不過看場面卻還沒有舉行祭祀儀式。
所謂的祭奠儀式就是磕頭,這也是老支書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