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溜煙跑掉的陳東,陳華笑了笑,繼續說道:“其實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惡,本質上來說還沒有那么重要。”
“本質不重要。”陳君驚訝的問道:“那什么重要?”
“傳遞!”陳華嘆了口氣,說道:“有些事情必須得看其本質,然而有些事情則需要看人們怎么認知和傳遞什么。
想想吧,如果大家都相信性本惡,那這個時間還有什么信任呢?
如此一來該是多么絕望的一個世界啊!
反之,大家都相信性本善的話,社會肯定會和諧許多。
不可否認的是這個世界總會有一些心懷鬼胎之人,會做出一些惡事出來。
可是我們總不能因為別人的惡就放棄自己心中的善吧?
就像不能手痛砍手,腳痛砍腳一樣,有病治病才是正確的選擇。”
“那沒有治未病的法子嗎?”
“有啊,國家的法律和執法系統起到的震懾作用,其實就是防范的法子,咱們摒棄惡,喜歡善,不也是治未病的法子嗎?
其實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惡的觀點也是為了強調教化,這也是在治未病。
偏偏你們斷章取義,單單只抓著人性本惡說事兒,這不但是在傳播惡病,其實也是一種對先賢褻瀆。”
陳君沉默了。
陳華接著說道:“回學校記得好好讀書學習知識,有那時間和別人瞎扯不如看一下新聞聯播都來得有意義。”
“新聞聯播又不是什么事情都播放。”陳君嘀咕道。
陳華笑了笑,說道:“該讓你知道的都讓你知道了,還有什么不滿足的?”
“有什么是不能讓我們知道的,難道我們連知情權都沒有了嗎?”陳君不服氣的問道。
陳華嘆了口氣,說道:“這個等你再長大一些就知道了。”
長大到自己也報喜不報憂,開始對父母隱瞞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就能理解新聞聯播為什么全是正能量的喜訊了。
“你這是搪塞。”
陳華想了想,說道:“我問你,如果一個地方馬上要出現不好的事情了,如果不發明確的消息,直接組織大家有序撤離能救一半人。
而如果把真相公之于眾,大家驚慌失措之下,只能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安全撤離,你還會那么執著的要求知情權嗎?”
“你拿極端的事情來舉例,這本來就不對。”
“那好,說點不極端的,國家現在很窮,還有許多人吃不飽穿不暖,有些地方交通不方便,出行每年都要死人,邊關將士生活條件極其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