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齊的出版社就叫浩瀚出版社,這是一個有著幾十年里歷史的老出版社了,經歷過很多風雨,依然佇立不倒,因為出版的大部分作品都十分優異,也培養過很多世界上都知名的作家,在文學愛好者心里的位置還是很重的。
對于這么一個老牌的出版社,能提前把信息發布在全國文學愛好者論壇上面,還被置頂,足以說明出版社對接下來要出版的書籍信心有多么的足。
很多游客都會很感興趣的點進來看一看詳情,顧城看著帖子后面的回帖數,已經達到了八萬樓,這在論壇已經是一等一的熱帖了。
顧城也點了進去,他比較想知道大家對于這本書的意見和評價,是否有所期待。
“好多年沒有人敢碰偵探小說這個題材了,先為這本書的作者鼓掌。”
這個回帖的贊同是最多了,名列帖子的最高層。
“不知道寫得怎么樣,要是類似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兇殺》,那就沒什么必要出版了。”
《兇殺》這本書雖然離出版日期已經過去一年多了,可是在很多文學愛好者心里還是沒辦法忘卻的,很多文學評論家都認為,這本書打擊了很多文學愛好者,是所有作家的恥辱。
這本書是從海市的書卷出版社出版的,當初書卷出版社的宣傳是鋪天蓋地的,無差別的廣告轟炸,在書還沒有面市之前,所有文學愛好者都知道了這個名字,而且因為題材是文學界很久沒有閃爍光輝的偵探題材,很多人都抱著期望,等待一本驚世著作。
書卷出版社還邀請了很多文學賞析家,花重金在很多渠道上為這本書大寫贊歌,這樣就惹得大家對它的期待更高了。
等書上市之后,很多書迷第一時間沖到書店買下了剛印刷出來的書籍,拿在手上觀摩。
風平浪靜了幾日,書卷出版社還沉迷在各地傳過來的銷量捷報里,一點都不知道巨大的風暴就要來臨。
起因是一位華國通的英倫人士,他是一位留學生,因為仰慕天朝上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奮發讀書,靠上了華國最高級別的大學,華國大學,在這里讀古歷史院系。
同時他也是一位文學愛好者,在論壇上看到了廣告,也帶著好奇的心情去買了一本《兇殺》,他翻閱了幾頁之后,就覺得這本書很多詞語都有些別扭的感覺,一開始只是以為是自己的華語水平不夠,耐著性子看了下去。
等看到一半,他驚訝的覺得這本書有點似曾相識,仔細的回憶著,飯后查閱資料,終于發現了這本書里描寫的案子,作案手法,還有偵探的外形描寫,一些獨有的小動作,都跟自己童年看的一本偵探小說一模一樣。
他找出了自己印象里的那本書,然后逐頁對照,最后得出了結論,還把自己的發現發在了論壇上。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這個問題,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把一本銷量很少,幾乎沒有在華國出現過的英倫百年前的一本偵探小說,漢化之后改了個名字,標榜成自己獨立的作品。
這幾乎是文學界的丑聞了,憤怒的書迷發現自己被耍了,聚集在一起,在論壇上聲討,圍觀者越來越多,最后聚集的人數已經達到了二十萬,這么大的動靜當然引來了官方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