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拿到書之后,我翻開的第一頁,就徹底沉浸到了里面,這本書幾乎是近二十年來最棒的推理小說,我讀遍了所有知名的推理小說,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在推理小說盛行的年代寫出的著作。除了滿足推理小說的必要條件,即情節構思巧妙,出人意料卻能言之有理外,這本書的文字細膩,溫和,善于刻劃細節與心理,如果不是在扉頁上看到了帥氣的作者,我甚至以為這本書是女性作家寫的。”
看到這里,顧城眼前一亮,這個讀者還是很有功底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的原作者,正是女性。
“這本書太過了經典了,密閉空間里謀殺案,開往瀛洲的東方快車,各有來頭且性格各異的乘客,死者雖遭所有人厭惡,卻沒有一個人握有殺人動機。最后當然水落石出,但是與破案過程一樣出乎意料的,是對作案人更出乎意料的處理。”
這個點評幾乎很到位了,顧城自己也沒辦法說出更多更好的書評,能夠有如此見識的讀者,一定不是普通人,正在顧城猜測著對方的身份的時候,下一條評論蹦了出來。
“這是一部體現了作者在人性和才智方面極大挖掘力度的推理犯罪小說。故事內容來說,偵探是一個不走專業程序查案的人,他認為任何人犯罪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有動機,這個動機源于人性,實在是近些年來不可多得的精彩著作。”
看頭像,是另外一個人,這個人顧城還是有印象的,碩大的論壇等級四顆大樹在ID下面掛著,”書海”這是論壇的元老級別人物,作為為數不多比自己等級高的大神,論壇中的人對他的身份也是有所猜測。
有人猜他是文學獎項的評委,有人認為他是一個知名的作家,還有人認為他是華國最高等級出版社的主編,不過書海一直沒有出來承認過,所以現在他的身份還是成迷的。
不過因為他犀利的點評,和不偏不倚的態度,還是讓他有很多簇擁,論壇里很多人都關注了他的動態,他對《東方快車謀殺案》的成長那,毫不客氣的說,起碼能讓這本書多賣十幾萬本。
作為華國最大的文學論壇,這里注冊的用戶有八十多萬,而書海自己的粉絲,就有四十多萬。
顧城的眼里流露出感激,因為網絡剛剛興起,大多出版社并不注重這方面的渠道,但是顧城經歷過前世的飛速發展,他當然知道網絡的力量。
在他的強烈要求下,浩瀚出版社才投入一部分資金,放在網絡方面,雖然成效還不是很明顯,但已經很出乎意料了。
顧城覺得,目前自己的銷量,有五分之一是靠網絡引流過來的,現在又有了書海大神的站臺,能夠預見,接下來又是一波大漲。
雖然這本書在前世的時空是本名著,可以說是這個類別數一數二的地位,可是換到這個時空能否大賣,顧城也沒有太大的把握,再加上經過自己的漢化,很多地方跟原本已經不太一樣了,他面上表現的不是那么的明顯,是為了給俞齊信心,自己的內心并不是那么的平靜。
現在看到論壇上好評如潮,翻閱了下,幾乎是這段時間討論次數最多的書籍,同一時間發書的作家們,幾乎都被這本書給壓得找不到蹤跡,他的內心才算是平靜了下來。
文字的魅力是相通的,經歷過這本書的情況,顧城對于自己以后的道路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