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一個作家寫的,風格也是一脈相承,《無人生還》前世銷量超過一億,雖然有時間的累積,但是也能看得出這本書的暢銷,還被改編成了影視,戲劇,漫畫,游戲等。
顧城之所以對這本書記憶深刻,還是源自于這本書里的那首恐怖童謠《十個印第安人小男孩》,第一次聽聞這首童謠的時候,被嚇得好幾天沒睡好覺,這種預言類的殺人方法也被很多小說引用,成了很多推理小說的經典橋段。
無人生還,字如其名,這本書的結局就是沒有一個人活著,風浪平息過后,島上只留下了十具尸體。
而小說中的那十個小瓷像更是點睛之筆,加大了恐怖氛圍的渲染。
最后案件的真相還是源自兇手的自述,這種寫法在這個世界還沒有人寫過,相信寫出來一定會成為很新奇的寫法,更能吸引到一部分喜歡恐怖小說的粉絲。
不過要想把這本書寫出來漢化,對于顧城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因為作者在文中有很多的隱喻,如果撇除,可能精彩程度會大打折扣。
原文中的印第安人的童謠也是一大亮點,顧城一開始的想法是準備改成華國的苗族,同樣給人的感覺是充滿神秘色彩,而且這個世界也有很多作品給苗族增添了很多的迷惑之處。
雖然工程巨大,改編起來困難重重,顧城還是很有信心的,這對自己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歷練機會,文抄最后的目的還是希望自己能寫出受歡迎的作品。再加上現在有孫雅幫忙看孩子,自己的空余時間也變多了,資金也充裕了,可以用輕松的心情來面對這個事情。
一邊寫著,一邊打開搜索引擎查閱著資料,科技的發展能讓很多事情都變得十分便捷,足不出戶就能查閱到很多要用得到的資料,要是放在從前,說不得要去圖書館借閱一大堆書籍,逐字逐句的尋找自己能用得到的知識。
可能因為太過于投入,顧城幾乎一下午沒有聽到女兒的哭聲,感覺整個屋子格外的安靜,中途孫雅也進來過一兩次,給顧城送上自己泡的檸檬茶。
顧城感覺有了月嫂之后,自己的生活舒適太多了。
《無人生還》這本書原本有十七萬字,但是經過顧城的漢化,把很多地方改編的適合國人的閱讀習慣,精簡了語言,縮短了名字,最后可能寫完只有十五萬字,不過這也算合格了,達到了出版的標準。
顧城還打算找出版社協商,在書中插入十幅彩色的插畫,內容就是十個死狀不一的瓷像小人,相信很貼切小說的內容,還能讓讀者不虛此行。
看了看文檔下面的字數,一下午只寫了四千字,看來這個工程要耗費一段時間了,顧城伸了抻懶腰,渾身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
很久沒有長時間坐著了,所以身體也久違的感到了疲憊,關掉電腦,走出門口,打算放松一下,活動一下腦子。
“咦?”
顧城剛推開門,就看到孫雅正抱著女兒在玩耍,來回的踱步,還輕聲的安撫著懷里寶寶的情緒,而佑佑也很給面子的乖乖的打量著,不哭不鬧的。
果然還是有經驗的人才擅長,女兒在顧城的懷里,待不了一會就要哭鬧,扭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