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說這個,”
俞齊有些氣憤的聲音從話筒中傳來,沒有回答顧城的邀請,而是開口詢問著另外一件事情。
“你今天有沒有看過贛州文學報?”
“贛州文學報?沒有啊,我家沒有訂這個報紙,怎么了么?”
顧城先是瞇起眼睛回憶了一下,華國的文學氛圍還是很濃重的,幾乎每個省市都有著各種大大小小的文學報刊,以及雜志,作為一個文學從業者,顧城當然要經常了解華國文壇的動向。
而這些專業性的報刊則是最方便的窗口,可是各種報刊魚龍混雜,總不能全部都訂閱一份吧,那自己也看不完啊,所以他只是訂閱了一些專業性很強的全國范圍內的權威報刊,來作為自己經常閱讀的報紙。
而贛州文學報這個名字他也是聽說過的,只不過這個報刊在國內只是屬于一家二流的報社,更多的流傳在當地,在全國范圍內的名聲并沒有那么的響亮,自然不是顧城的選擇。
“他們今天印刷的文學報上,有一篇你的作品點評,內容叫《如何看待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善惡觀》,筆者是業界比較出名的一位作家,他主要是寫嚴肅文學的,現在還不清楚他對你攻擊的主要目的。”
“攻擊我?我沒覺得我的作品中有什么善惡觀不對啊,報紙的具體內容你有么?”
顧城有些詫異,他還真的是第一次碰到這種事情,不過文人是個最矛盾的群體,每個人都是心高氣傲的,有看不慣自己名聲鵲起的大有人在,所以他倒是沒啥驚慌的。
“有,我馬上用郵件發送給你,你看完以后,最好寫一篇反駁的文章,我立刻聯系出版社關系比較好的報社,明天一早刊登出去,橙子啊,不管你的態度如何,我們是一定要反駁的,不然給業界留下的印象就是軟弱無力,這樣很不利于之后的作品出版,到時候誰都會所上來踩一腳。”
俞齊開導者,他就生怕顧城是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情的,然后會有些萎靡不振,或者驚慌失措的情緒出現。
不管對方點評的對不對,都不能顯示出自己軟弱的一面,而且文人們用自己的文章來打擊對手,兩認隔空罵戰,這還算的上是雅事呢。
“你放心吧,師兄,我可不是那種被人打了巴掌還要笑著的人,具體事情等我看了郵件再說,我們稍后繼續電話聯絡。”
聽到顧城的態度明確,俞齊的心中也是涌起戰意,這可是送上門的宣傳方式啊,跟一個老牌作家在報紙上打仗,對接下來的新書銷售,以及字帖的銷售都是有好處的。
顧城掛斷了電話,先是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說實話,他倒是真的不太想跟這些人有什么罵戰之類的,前世的涵涵和別人的罵戰他也是見識過的,到了最后很難說清楚誰是對的誰是錯的,對事情也沒有什么影響,反而會給外界留下一個不太好的印象和標簽。
這可是一向愛惜羽毛的他最不喜歡做的,之前字帖剛剛開始銷售的時候,出版社的宣傳部就有提出這種宣傳措施,但是被顧城嚴厲拒絕了。
沒想到樹欲靜而風不止,現在人家都出招了,他怎么都要接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