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周六上午,就是鋪貨時間,用出版社的車輛拉到每個重要的銷售城市的渠道中,把貨按照往日的銷售量分鋪,周六下午和周日,就是正常的銷售時間了。
周刊每周更新一次,對稿件要求十分的迫切,一直以來,也是靠著文學報的名聲,才不至于稿件短缺,但是最近一段時間,銷售數量好像陷入了低迷,整個月呈現了直線下降的趨勢。
這讓周刊的負責人可是著急上火了,頭發都掉了一大把了,開會研討了很多次,準備增加周刊的稿件質量,而這個時候的顧城正好因為文學報的轉載進入到了編輯部的視線中。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討,周刊工作人員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朝著顧城發起了專欄邀請,準備用對方的散文填充到周刊的內容中,看看是否能夠挽救日漸低迷的周刊。
顧城當然是不知道這些的,他游覽著文學報上面的優秀文章,為這個世界的文人卓越的文筆感到驚嘆。
雖然歷史發展軌跡不同,造成了時空的偏移,有些文學大家不免的失去了原有的光輝,不過這個世界上,也有著以前沒有出頭的作家踴躍**,成功的在文壇占據了一份地位。
而且文筆和質量都十分的也優越,顧城看著這些優質的內容,整個人感覺像是喝了一壇好酒,渾身上下酣暢淋漓的。
這對他這位文學愛好者來說,是一個很幸福的年代,有太多沒有看過的優質內容可以讓他游覽了。
孫雅這邊也忙活完了,在顧城不注意的時候,悄悄的進入到了書房,送上了一壺泡好的熱茶,顧城就著熱茶,讀著這些文章,整個人無比的滿足。
文學報上很是大張旗鼓的為顧城做著宣傳,因為有了之前的字帖的散文連載,所以顧城的名字在文學報上并不算讓人陌生。
上面用碩大的黑色標題書寫著。
“新銳作家顧城,正式簽約文學周刊,開辟專欄,每周一篇優秀的散文隨筆。”
這種宣傳方式,讓顧城看著都忍不住老臉一紅,有些過于張揚了,看得出來,等到大家拿到這期的報刊以后,肯定是會議論紛紛的,畢竟在大家的眼里,顧城只是一位比較有想法的推理作家,在嚴肅文學方面,還真的沒什么名氣。
不過等到自己的作品刊登出來了以后,這些議論應該就該煙消云散了,顧城這點自信心還是有的。
畢竟他提供給報社的稿件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就算是放到前世,都是一等一的精品文章,雖然時空不同,但是文章這個東西是可以共通的,大家用的都是熟悉的華語,里面蘊含的感情還是能夠順延過來的。
等他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佑佑不出意外再次進入了夢鄉,而孫雅也做好了中午飯,等待著顧城忙完。
“好了,我們吃午飯吧。”
顧城經過一上午的閱讀,早就精神疲憊了,伸展了下腰身,能聽到一陣噼里啪啦的骨頭歸位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