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完了今天郵箱里所有的稿件,對于底下的編輯也是十分的不滿,這幾乎是積攢了兩周的稿件,沒幾個優質的,不是換湯不換藥的老題材再次套用,就是沒什么銷售亮點的書籍。
這種書籍銷售到市面上,一年能賣出一萬本就算是不錯了,雖然也能給出版社帶來點利潤,但是這點利潤完全趕不上大家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的。
不過轉念想想,也是正常的現象,編輯們也是矮子里面拔大個,現在市面上的好作家都以凈額跟別的出版社綁定了,新人哪里是那么容易出頭的。
而且也有一部分環境的問題,從步入新世紀以后,作家這個群體的發展勢頭就明顯的出現了劣勢,按照專家的猜測,隨著以后的發展,可能年輕人都很少養成看書的習慣了,都被各種電子產品給吸引走了注意力,下層的作家也是越來越不好過了。
當然,上層的作家幾乎是不受什么影響的,畢竟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幾乎每個作家都有了自己固定的書迷團體,不管這本書寫的如何,只看到作家的名字,就能吸引書迷們購買的。
秘書小王很快推門進來,這是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的稚嫩青年,看起來像是剛剛大學畢業一般,也是俞齊最近剛剛更換的秘書。
原本的秘書被委派到別的部門升職了,小王也正式的接替了對方的工作。
“我上次讓你關注的報審事情進行的怎么樣了?”
俞齊用手指捏了捏自己的鼻梁,舒緩著剛才一直觀看電腦而有些疲倦的眼睛,詢問著一邊的小王。
“總編,材料已經遞交到評委會了,是我親自送到地方的,出發前也檢查了好幾遍,沒有什么遺漏的地方,所以您就放心吧。”
俞齊聽到對方的話,才算是松了一口氣,這個事情也是整個出版社無比關注的事情,畢竟自從十年前當年作家出走了以后,整個出版社已經持續到現在,都沒有再出過一位能拿到年度最佳作家稱號的簽約作家了。
現在好不容易出版社有了顧城這位力挽狂瀾的人出現,整個出版社的上個季度的成績也是再次殺入了華國出版社的前五名,要是對方再獲得了這個獎項,浩瀚出版社的重生就更加的勢不可擋了。
現在是七月份了,每年的八月份是整個華國作家和出版社群體最關注的月份,一年一度的評選就在這個月份進行。
而且這項盛會是由政府牽頭舉辦的,幾乎不會出現什么徇私的事情出現,如果大會評委與入圍作家有舊,那是要退出評委人選的。
最大程度上保證了這項文學盛典的公平公正。
評委都是由已經封筆的作家和文豪們來選出的,完全的由文筆來競爭,成績和背景全都不在考慮的范圍內。
如果今年沒有出色的作品,那么獎項將會空置,這種事情在開始舉辦至今的上百年,發生的次數可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