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邊,還有些健身器材,這一塊的土地被打造的像是公園一樣,路邊還種植著綠植,看得出來,村委會為了留住這些富豪們,可真的是費了大工夫了。
周圍的別墅風格也是不太一樣,有的是現代的裝修,有的是完全仿古式建筑的結構,還有的是西方建筑風格,還有些居然是茅草屋的造型,在林伯的解釋下,才明白,這家的主人是一位年齡在五十歲的富豪,從事著沙土行業。
在發家了以后,也學著大家在這里購入了一塊土地,但是在設計莊園的時候,他無比的懷念自己的小時候生活的住所,一家人全部都擠在一間茅草屋里面。
雖然日子過得無比的艱苦,但是那個時候是一生中最快樂的,家人們互相謙讓,有口飯吃要讓所有人都吃到,就是無意中得到了個蘋果,也要從長輩到晚輩,一人一口的分享著。
可是這些感情都隨著有錢之后變了,那個充滿著溫聲笑語的茅草屋也不見了。
所以這位富豪直接把自己的裝修風格選定了茅草屋的題材,按照自己記憶中的裝飾,建造起了這個房子。
在房子建好了以后,他實驗性的在這里面度過了一晚上,這是他將近十來年中,睡得最香的一覺,醒來感覺一直困擾著自己的頭痛都消失不見了。
這棟房子也因此被保留了下來,富豪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過來居住幾天,這個茅草屋也成了遠近都比較聞名的一個奇異景點。
走走看看,還是來到了顧城購買的莊園門口,跟自己上次過來的時候相比,無疑是干凈整潔了很多,畢竟之前的主人一門心思要把這個地方給出售掉,所以對于外在形象也就沒有那么在意了。
門上的鎖匙看得出來是經過更換的,新主人自然是新氣象,換把新鎖重新開始,也是能夠理解的。
林伯伸手按下了門鈴,很快就聽到莊園里一陣腳步聲傳來,電子門被緩緩的打開,露出了一個人的身影。
這是一位年齡大概在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穿著一身軍綠色的衣服,同時手腕上的袖口被挽了起來,腳上蹬了一雙膠鞋,上面還沾著些許的泥濘,看得出來,剛才是正在忙活著。
雖然看起來比較蒼老,但是男子的背一直挺的直直的,仿佛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能夠摧毀他的脊梁一樣。
眼睛里時不時流轉過一絲精光,里面蘊含著看透世事的感覺。
光是從外表觀察,顧城的心里已經對這位男子的身份有了猜測,這位一定就是自己以后莊園的大管家,也就是那位蘇光亮先生了,
據林伯所說,這位蘇光亮退伍已經有些年頭了,但是看來軍隊給他的影響十分重,就是現在,一舉一動都帶著軍人的氣質和習慣。
比如走起路來不自覺的會按照正步的節奏抬腳,站立的時候,手也是放在褲子的中線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