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忽然想起來了之前跟節目組接洽的表演問題,這些天一直忙碌的忘記了詢問,現在已經在出發的路上了,要把這個事情的情況給落實了,如果顧城不愿意表演,那就要安排對方節目組準備另外的表演者。
“準備好了,是一首新歌,不用特意做什么彩排,自彈自唱,這樣簡單又方便。”
顧城這幾天也做過了思考,對于音樂,他更多的是愛好,并沒有在這個職業上發展的意思,這次表演也只不過是恰逢其會罷了。
畢竟這個世界藝人的地位可沒有那么的高,戲子這個名稱,可是流行在很多文人的眼中,也不會出現什么偶像或者是藝人的新聞能壓過國家大事的新聞的情況出現。
粉絲追星的生態環境也是安全了不少,大家喜歡一個人,更多的是喜歡對方的作品,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和口碑,而不是單純的只喜歡對方的臉。
一個作家,會唱歌說出去是個趣談,大家都會稱贊一聲多才多藝,畢竟君子六藝其中也是有演奏這一個類別的,大家對于作家這種群體容納和包含性很高,
但是一個歌手或者是藝人,要說想要涉及作家這個行業,賣些什么回憶錄自傳,以及青春傷感文學,那是行不通的,在整個作家群體都是遭受鄙視的,同行也不會跟你有什么聯系和親近。
這個自大的標簽會掛在你的身上很久,這也是顧城一開始就選擇了作家這個職業的主要原因,社會生態如此,個人的力量單薄,他可不會想著用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對抗全世界,還是從善如流比較好。
“那很棒,下了飛機我可要提前聽聽師兄準備的節目。”
張黎表現的很有興趣,會樂器的男生本身就帶著普通男孩不具有的獨特魅力,在一些方面還是很吸引女生的目光的。
至于顧城說自己是原創新歌,張黎倒不會感覺很吃驚,畢竟詩歌文學從來都是不分家的,就是現在,都有很多落魄的作家的主要工作就是給一些娛樂圈內的歌手譜曲填詞,而顧城既然職業是作家,這點事情自然是很輕松的。
在學校也是樂隊的主唱,簡單的識譜還是有所了解的,這樣來說,寫歌的主要難題就被解決了。
“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看到師兄的樂隊有機會重新組建表演,我到現在還忘不了那時候你們表演的那首長征,真的是太炸了,當時我的閨蜜整個人都上頭了,差點把上衣給脫下來。”
張黎回憶著,在學校顧城以及同行幾人的英姿,語氣中也滿是惋惜和感嘆。
“會有機會的,畢竟出了校門,大家都比較忙,興趣愛好之類的東西,只能先往一邊放放,等我們大家都有空閑時間了,還是會繼續撿起來玩玩的,畢竟音樂可是人類精神的糧食。”
顧城微微一笑,也回憶起了記憶中那段學校生活的青春,在舞臺上揮灑的肆意和汗水,都是人生中無比珍貴的回憶,可能到了晚年,所有人都有時間了,幾個頭發胡須花白的老頭子,聚在一起的時候,興起了以后,也會拿著樂器高歌那么一曲,紀念大家消逝過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