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顧城來到這個世界這么久,還真的沒有被大家采訪過呢,之前參加了周南北的藝術人生采訪節目,也因為節目組安排的原因,暫時按下沒有播放出來,具體的播放時間可能要放在金筆獎之后了,因為節目組也得到了消息,顧城今年很可能會拿下一兩個比較重要的獎項,趁著這個東風,肯定又會給原本就會超越的收視率再加一把助力。
所以貿然見到大家的拍攝,以及周圍圍攏成一個圈子的記者們,他還真的有些錯愕和驚慌失措,不過好歹也是見識過大風大浪的人,他很快按壓住自己的情緒,轉頭詢問起了一邊的俞齊。
“師兄,這是怎么回事?”
還沒等俞齊開口,記者們也發現了顧城的面孔有些陌生,畢竟那些成名已久的大作家們經常會流連在相關的報紙上,所以大家對于他們的面孔都十分熟悉了,而故城則是一等一的新人,能夠被認出的人并不是很多。
“這是?”
“這是顧城,他寫了東方快車和無人生還,還是文學報的周刊專欄作家,“
人群中涌現出了一個聲音,顧城順著聲音看去,發現對方手上話筒拿的名字正是文學報的字樣,看來這是對方旗下的采訪記者。
作為文學報的記者們,自然對過程也是十分陌生的,當初他的散文也是在文學報之中引起了很大的波瀾。
周圍的記者們聽到了同行的科普,頓時眼神更加熱切了,一邊舉起了自己手上的相機繼續拍攝對方的容貌。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想要越過警戒線,把話筒向前伸嘴里,也發出了各種采訪問題。
“顧城先生,請問您這次來參加金筆獎有信心拿下幾個獎項嗎?”
“顧城先生,您對您的這次最佳新人評選的競爭對手,蒼白作家有什么看法呢?能具體給我們說一說嗎?”
“顧城先生,能不能邀請你參加我們報社的專訪呢?”
一時間整個機場門口聲音嘈雜,周圍的乘客還以為是有什么大明星來到文起市了呢。等聽清楚聲音才知道是一個很有文采的作家來這里參加金皮獎了,不過這種情況最近幾天在機場是經常發生,周圍的工作人員也有一些見怪不怪了,只是積極的采取了一套應急措施,組成圍墻,把顧城和普通乘客給隔離開來,生怕其中有什么情緒激動的書迷,會對他的人生有什么危害的舉動。
俞齊倒是有心想接受一下,幾家名氣比較大的采訪,現在獎項提名人已經被頒發了出來,但是具體是誰得獎評委會依舊還沒有決定,只有在大會召開的前兩個小時,才會采取記名投票的方式,有幾位評選人員,把獎項獲獎人一一給舉薦出來。
所以目前來說大家都是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而且通過接受采訪的方式,說不定還能讓評委更加了解一下顧城這個人的性格,這也是從側面提高一下他得獎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