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傷仲永的故事可不止是在前世流傳,在這個時空也有類似的文章出現,帶給人的意義也是無比的相似和雷同。
王老邪看著自己的這個得意弟子,摸著自己的山羊胡,雖然面上有些不耐煩的擺了擺手,示意對方不用這么拘束,但是從眼神中的笑意還是能夠看得出他對自己的徒弟是十分滿意的,尤其是在一眾老友的面前愈發的感覺很長面子。
這人一旦上了年紀,能夠值得炫耀的事情就沒有很多件了,要么就是說自己的后輩比較孝順,要么就說自己的身體比別人硬朗。
而在這其中最值得開心的,那就是自己的后輩在社會上的成就斐然,感覺像是一老一小之間有了傳承,望子成龍的故事發生在每一個家庭之中。
歐陽堂跟自己的老師打過招呼以后,也開始跟四周的老前輩示意著,口中稱呼的都是什么教授以及什么什么老。
整個人顯得十分的謙遜和得體,嚴松柏也很滿意的看著這位后輩,目光在他和顧城兩個人的身上來回打量著,在他看來這些就是能夠繼承他們老一輩文人的最好傳承者。
等這兩個人發展起來了以后,他們原本需要擔心青黃不接的問題,就得到了解決。要知道文風這個東西可是能夠互相傳導的,一個優秀的文人會帶動他們整個時代的發展,比如說前世的李白正是因為有他的存在,整個大唐的文風才變得如此鼎盛,各種文豪詩人層出不窮。
在他看來顧城和歐陽堂就是這種人,有他們兩個扛旗,一個在小說上發展,一個在詩句中發展,互相攜手。會繼續維持華國文學目前超然的地位,跟另外一個聯盟繼續保持著兩極化的對持狀態。
“來歐陽堂,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顧城,也是一個很優秀的青年作家,他之前一直在推理小說分類的發展,有兩本作品銷量還不錯。不過我更看重的還是他在散文上面的文筆,現在擔任文學周刊的專欄作家,不知道你有沒有關注過。”
前文說過,文學這個東西也是有鄙視鏈的。寫嚴肅文學的永遠看不起一些通俗的,寫通俗的呢,又看不起一些以下的小分類,比如說推理愛情。在那些嚴肅文學作家的眼中,文學這個東西就是拿來探討人性的光輝以及弱點和社會的發展形態的。
這種意識之類的分歧從古就有,一直流傳至今,要知道在古代那些寫話本的社會地位及其之低,甚至跟大家看不起的商人相比,都略遜一籌。
不過聽完言松柏開口介紹顧城的名字,歐陽堂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能夠看得出來,他也是對顧城的名字有所耳聞,同時也進行過一番關注的。
“你好你好,我是歐陽堂,我看過你在文學周刊上面的專欄,你的散文寫的十分不錯,我很是佩服。文筆細膩,且深入,寫出來的景色也是美輪美奐,讓我仿佛身處其中,真的是久仰大名了。”
這話倒不是謙虛,歐陽堂確實也有訂閱文學周刊的習慣,這是時下文人的慣例,希望能從這個華國最頂級的文學報刊上面能夠看到整個圈子的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