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想繼續跟這位剛認識的朋友相處的久一些,這樣回到周市以后,自己每天可以去的地方又多了一些。
至于把自己剛剛購買的膠原寄給對方記錄,這根本不算什么大的問題,要知道像這些文人之間,可是有著通家之誼的,在古代的時候士子們游學,無論到了哪個縣城,只要有熟悉的同窗在,那基本上是不用考慮自己的吃住問題的。
甚至喜歡招待士子們來自己家里居住,還一時之間成為了一種流行的趨勢。
遠的不說就說民國時期,像這些文豪大家們在彼此家里借住,時長甚至在幾年左右的都有,甚至帶著妻子孩子投奔自己的友人,在對方家里吃住,這都是很平常的事情,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習慣已經不太流行了,但是簡簡單單的借助移動居所也算不了什么大事。
本來顧城只是開玩笑般的提議,不過歐陽堂卻是真真切切的開始很認真的思考這個選擇,畢竟作為一個詩人來說,是不能老是偏居在一地的,他們浪漫詩句以及自己作品的來源,就在于自己生活以及幻想中的種種見聞。
如果老是憋屈在一個地方,那很容易喪失掉自己的天賦靈感,還會造成作品減量,質量下降,文筆大不如以前,最嚴重的還會造成靈感枯竭,再也寫不出來那種優美的詩句了。
而歐陽棠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他幾乎在全國所有美麗的景點來回流轉,幾乎在全國很多個城市都布置了自己的房屋,什么時候遇到寫作難關了,就會選擇四周去游覽一番,享受一下祖國的大好風光,希望自然的景色能帶給他靈感上的突破。
這些年兜兜轉轉也去了不少地方,見識了不少的人物和事情,也觀賞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景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類錯綜迷離的情感,都帶給了他很大的感觸,這也是他一直以來能夠維持自己寫作水平的一種方式。
不過說起來周市這個在文學歷史上地位超然,不可或缺的城市,他還真的是一次都沒有去過,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城市地處于內陸,同時城市占地規模龐大,生活人口眾多,好像并沒有那種在詩人眼中的美好寫作氛圍。
不過顧城的邀請,又讓他覺得可以去一趟,不光能夠跟顧城一起談論一些文學方面的事情,也見識一下他的寫作環境,說不定能帶給自己另類的靈感。
最重要的是,他也對這個顧城嘴巴里一直念念叨叨的乖巧女兒升起了濃厚的好奇心,也想見識一下是一樣個什么樣的孩子,能夠讓顧城這么一個才華橫溢的作家念念不忘,甚至談論起女兒的舉動,眼神里透露出了開心和幸福的光芒。
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不婚主義者,這輩子可能沒有這種榮幸擁有自己的孩子了,這是他一直秉承的自我思想,但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會思考一番,如果自己擁有一個孩子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場景。
現在正好趁這個機會。觀察一下別人當了父親之后的改變,說不定會動搖他原本一直堅持的想法,給自己的生命再次開啟一扇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