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是一個簡單的下午,顧城都已經把第1本作品大概1/5的內容完成了。當然,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之前為了試驗自己的翻譯水平而寫出的文稿,不過這種工作進度相比于其他的翻譯作家確實要快上好幾個標準。
按照這種速度,一般一本書大概一個星期的時間就能夠做完了,而且這還是顧城沒有完全投入精力的前提,如果把上午的時間也拿過來做這種事情,相信這個時間會再次縮短一半。
不過此時的顧城跟之前可不一樣了,他也沒有經濟窘迫到需要立刻拿到這種工作的報酬,所以把工作當成是生活,茶余飯后的一點小樂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不光給原本有些平淡的生活加了點佐料,又能用最輕松的態度和心情去完成工作,不光效率提高了很多,就連寫出的文字以及翻譯的具體內容也變得更加貼切了。
所以這幾天顧城一直都是把女兒交給孫雅來照看的,甚至只有在上午的時候才能跟女兒親熱一會兒,晚上一般都是急匆匆的把女兒給哄睡了,然后努力放空自己的腦袋,閉上眼睛好好休息,日復一日,堅持了將近半個月之久。
說起小佑佑,這段時間的改變可是10分的大的,原本之前只是大概學會了怎么站立,而且站立的時間一般也沒有超過半分鐘的,每次都是因為體力不支或者平衡能力掌控不好而摔倒。
但是這段時間在孫雅有意的教導下,站立這個事情對于小寶寶來說已經不算什么太困難的事情了,有的時候能倚著墻根就這么靜靜的站立,幾分鐘之久。
甚至有時候自己在床上睡醒了以后,扶著爸爸的肩膀或者是旁邊的蚊帳,一點一滴的從臥姿改變成為站立的姿態。
站立學會了以后,那么接下來就需要面對另外一個問題了,就是該如何學會走路,這個時候之前顧城特意購買的學步車,就有了很好的用處了。
把最下層的腳墊拆除了以后,原本只能保持不動的學步車,就頓時換了另外一個樣子,小寶寶的腳面能夠跟地面直接的進行接觸,稍微一用力都能滑出去很遠。
得到這個新玩具以后,小佑佑表現的十分興奮,每天只要一進入到學步車的座位里,就立刻開心的不行,邁著自己短小的下肢,在整個房間里走來走去,仿佛自己在乘坐什么滑翔車一般,腳一用力就能安心的把所有的重量轉移到下面的座椅兜里。
其實如果小孩子真的要學習走路的話,學步車并不是一個十分恰當的工具,因為這樣會培養小寶寶變得對這個用具有些依賴,甚至會阻礙學習走路的進度。
真正想教導寶寶慢慢走路,還是需要大人認真且有耐心的扶著寶寶兩邊的胳膊,看著對方,一步一步的邁腳前行。
不過在大人沒有時間的時候,把小孩子交給學步車,既不用擔心他會摔倒,也不用擔心會觸碰到什么東西造成磕碰,還是比較方便的一件工具。而且提前讓對方適應走路的力道和頻率,也有助于之后的學習走路的進程,總的來說這個東西還是利大于弊的,對生活還是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