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之內,我保證能把這臺機床修好。”陳宇考慮一番后說道。
“時間太長了,能不能快一點?”李大柱神情期待的問道。
“這個倒是可以考慮,就看你們愿意多給我們多少錢?”陳宇笑著說道。
“三天之內修好,多給你們一千,怎么樣?”李大柱問道。
“你還是另請高明吧。”陳宇搖了搖頭。
“你想要多少?”李大柱氣憤不已的問道。
“七天之內把機床修好,你們給我們八千,三天之內把機床修好,你們給我們一萬三,五個小時之內把機床修好,你們給我們兩萬二,怎么樣?”陳宇提議道。
“你們稍等片刻,我再去問一下廠長。”李大柱說道。
“行,我們等你十分鐘。”陳宇說道。
見李主任離開,王正新低聲說道:“小陳,我們要不要少收一點錢,細水長流才能持久,萬一把他們嚇到了,這樣的好事,可就沒有下一次了。”
“王叔叔,你放心吧,他們找外國人來修機器,還要提前預約,最少也要一個星期才能到,何況外國人來修機器,至少也要用兩三萬,我們的優勢還是很大的。”陳宇說道。
“這是我們廠長。”李大柱介紹道。
“你們能修好這臺機床?”三陽機械廠廠長吳振生,神情質疑的問道。
“信不信由你。”陳宇毫不膽怯的說道。
“五個小時就能修好這臺機床?”吳振生又問道。
“正常情況下,把這臺機床修好,兩個小時就夠了,多余的三個小時,是為了檢查一下這臺機床,還有沒有其他毛病。”陳宇神情傲然的說道。
“我們簽個合同吧,只要你們在五個小時之內,把這臺機床修好,我們廠就給你們兩萬二。”吳振生咬牙說道,有個很急很重要的訂單,需要用這臺機床,他們沒多少時間了。
雙方各列了一些要求,不到半個小時,兩份合同上都簽了雙方的名字,還按上了指紋,就連三陽機械廠的公章,也在每份合同上都蓋了一個。
“好了,你們可以計時,五個小時之內,保證把這臺機床給你們修好。”等李大柱把他需要的工具和零件都拿過來后,陳宇神情自信的說道。
“現在是下午三點半。”吳振生看了看手表,心情忐忑的說道。
陳宇點了點頭,拿起一件件工具,把機床的外殼拆開,檢查了一下各個部位,換了一個齒輪,緊了幾個螺絲......又把零件裝上,整個過程只用了大半個小時。
一直在旁邊打下手的王正新,對于小陳驚人的力量和速度,早已見怪不怪。
吳振生和李大柱看傻了眼,一個十三歲左右的小孩,竟然對進口機床的結構了如自掌。
“開下電,我試試這機床。”陳宇說道。
李大柱合上閘刀,然后說道:“好了。”
看了一眼對方的工藝標準書,陳宇指著一個零件問道:“地上的銅棒,是按照這工藝生產嗎?”
“對!”吳振生點了點頭。
陳宇動作熟練的把銅棒用夾具固定,裝上刀具之后,他啟動機床,銅棒快速旋轉起來,慢慢的搖動手柄,刀具緩慢的接觸銅棒,薄薄的銅屑不斷飛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