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山下,陳宇騎著自行車,直奔千石鎮而去,二十幾分鐘后,他來到菜市場,取下貨架上的野豬腿,說道:“老板,把豬毛給我弄一下。”
“野豬腿,好東西。”中年男子神情羨慕的說道。
“多少錢?”陳宇笑著問道。
“一塊錢。”中年男子說完之后,把野豬腿放進沸騰的松香之中滾了滾,又在冷水里面泡了泡,撕掉豬腿上面的松香,見上面還有豬毛,他又把弄了一次。
“麻煩了。”陳宇接過野豬腿,遞給對方一塊錢。
“你這野豬腿在哪里買的?”中年男子好奇的問道。
“用魚和別人換的。”陳宇隨口說道。
“在哪里換的?”中年男子追問道,好久都沒吃野豬肉了,他也想去換點野豬肉。
“雙龍山有人打到一頭野豬,我釣魚回來的時候遇到了,就用魚和他們換了一條野豬腿。”陳宇一本正經的說道。
今天釣到的魚太多,這段時間太熱,家里吃不完,野豬雖是他殺的,卻是那兩個人追出來的,拿了一條野豬腿,送兩條魚給別人,又算得了什么?
“原來是這樣。”中年男子遺憾不已的說道。
騎著車回到面館,陳宇把野豬腿和魚,從貨架上取了下來。
“小宇,這豬腿在哪里拿的?”夏雨好奇的問道。
“這是野豬腿,是我用魚和別人換的。”陳宇說道。
“這么多魚,我們吃不完,給你大伯他們送兩條去。”陳衛國說道。
“嗯,野豬肉也拿一半給你大伯他們。”夏雨附和道。
“行,我這就把野豬肉和魚,給大伯他們送去。”陳宇點了點頭,拿起一把菜刀,切了一些野豬肉,又裝了兩條魚,然后直奔五峰村而去。
見他拿著魚和肉進來,陳大軍疑惑的問道:“小宇,這是?”
“大伯,這魚是我釣的,今天釣得有點多,給你們兩條,這肉是野豬肉,是我用魚和別人換的……”陳宇笑著說道。
“好東西,好幾年都沒吃野豬肉了。”陳大軍笑著說道。
“大伯,要不,你也去開個面館吧,我二舅在下河鎮開面館,一天賺一千多,我大舅在縣城開了一個面館,一天賺得錢更多。”陳宇說道。
“我是村長,我走了,村里怎么辦?”陳大軍猶豫不決道。
陳宇想了想后道:“大伯,你聽說過合作社嗎?”
“我們這里的情況有點特殊,不適合弄合作社。”陳大軍說道。
“大伯,我有個想法,村里集資建個豆瓣廠,你看?”陳宇提議道。
根據族譜記載,五峰村姓陳的是陳勝的后代,姓吳的是吳廣的后代,兩千多年下來,村里姓陳的和姓吳的,雖然姓氏不同,卻是親戚關系。
陳吳二族的人,自祖宗開始就膽魄驚人,若能把五峰村的人都變成自己的靠山,他就不怕有人使絆子了,整個村的力量,足以應對任何危機。
和平年代,能用的手段有限,懂得利益均沾,又把公司建在村里,自是不怕任何勢力。
當然,還有一個前提,不能違法,或違法而不留下證據。
“能賺錢嗎?”陳大軍擔憂的問道。
“肯定能賺錢。”陳宇說道。
“每家出多少錢?”陳大軍又問道,自己的侄兒年齡不大,卻很有能力,身為五峰村的村長,若有機會帶領村民致富,他怎會視若無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