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廠生產的東西,會越來越多,每年賺的錢,也會越來越多......食品廠的分成,由我們家占六成,村里占三成,土地依舊由村里出。”陳宇說道。
他家在豆瓣醬的分成少要兩成,村里在豆豉上的分成減少一成,這些錢拿來當食品廠的流動資金,今后建廠、修路的錢,都使用食品廠的流動資金。
“不是還剩了一成嗎?”吳大洪疑惑道。
“剩下的一成,作為食品廠的流動資金......”陳宇解釋道。
“小宇,榨菜什么時候生產?”寧強笑著問道。
“東西什么時候買回來,就什么時候生產。”陳宇說道。
“青菜、大頭菜可以先買回來。”吳大勇說道。
安排好各自的工作,剛剛宣布會議結束,就有一輛轎車開了過來。
“陳村長。”潘榮貴帶著兩個下屬,快步走了過來,笑著伸出手。
“潘局長。”陳大軍與對方握了握手。
“陳村長,我們想參觀一下你們村的食品廠。”潘榮貴開門見山的說道。
“請。”陳大軍伸手示意道。
來到豆瓣醬生產車間,潘榮貴皺著眉頭說道:“陳村長,食品廠的車間,干凈倒是干凈,就是環境太差了,這樣怕是會影響衛生。”
“五峰豆瓣醬和五峰豆豉,在府城非常暢銷,你也知道豆瓣醬和豆豉,都是要吃進肚子的,縣里很重視五峰食品廠的衛生問題。”
“這廠房只是暫時的,我們已經在修新廠房了。”陳大軍說道。
“吃進肚子里的東西,容不得馬虎大意,縣里要求我們衛生局,檢測一下你們的豆瓣醬和豆豉,看有沒有什么對人體有害的成份。”潘榮貴說道。
“潘局長,你們可以隨便檢測。”陳大軍說道。
在食品廠轉了轉,潘榮貴暗自記下一種種原材料,然后指著特制調料問道:“這是什么?”
“秘制的調料。”陳大軍說道。
“用什么東西調制出來的?”潘榮貴追問道。
“就是幾種香料,具體是什么,那就是商業機密了。”陳大軍說道。
“小劉,裝一點回去檢測一下。”見對方拒絕說出調料的成份,潘榮貴不以為意,轉身說道。
“是。”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用取樣袋裝了一些特制調料。
“陳村長,我們就先回去了,檢查結果出來之后,我再給你打電話。”潘榮貴說道。
“嗯。”陳大軍點了點頭,對方來者不善,他沒心情送對方豆瓣醬和豆豉,在藤山縣境內,領導去某個廠視察,走的時候都有一些禮物。
比如,鎮里或縣里某個當官的,去某個菜刀廠視察,在他走的時候,就會送他一套菜刀。
一言不發的陳宇,看著潘榮貴上車,一念之間,對方就變成了充值對象。
“覬覦食品廠的配方,不給你一點顏色瞧瞧,你肯定不知道哭字怎么寫!”
“你給潘榮貴的......直徑負充值一百紙幣,他的......直徑減少一毫米。”
“幫你充成繡花針,看你以后怎么拽!”
“你給潘榮貴的......直徑負充值九百紙幣,他的......直徑減少九毫米。”
“你給潘榮貴的......直徑負充值一萬紙幣,他的......直徑減少十毫米。”
“潘榮貴的......直徑不足五毫米,再次充值需要一百萬。”
“要不要把他那個的長度,也幫他充短一點?算了,直徑不到五毫米,夠他哭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