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玉米、紅薯、土豆一出,大夏江山更加穩固,百姓再無饑餓之憂,微臣懇請陛下,厚賞涇河縣知縣陳峰……”吏部尚書曹云松,口若懸河的說道。
“臣附議。”左丞相劉守義說道。
“臣附議。”一個個文武官員,相繼站了出來。
“陛下,紅薯、玉米、土豆的產量雖高,但能否食用,還是一個未知數,以臣之見,厚賞涇河縣知縣的事,可以往后推延一段時間。”右丞相戴仁德說道。
“陛下,臣也覺得,右丞相言之有理。”戶部尚書齊南山說道。
“陛下,封賞之事,等塵埃落定也不遲。”御史張慶豐說道。
“陛下,臣彈劾西北府知府張大人貪贓枉法……西北府境內三百三十八個百姓,七十五個商人,聯名狀告張大人假公濟私,掠奪他人土地和錢財。”御史李正信說道。
“陛下,臣請旨徹查西北府知府張慶春,還西北府百姓一個公道。”曹云松說道。
“陛下,臣請旨徹查……”一個個左丞相一方的人,紛紛站出來響應。
“鐘愛卿,此事由你們大理寺負責,一定要查清楚西北府知府張慶春,是否真的假公濟私,收刮民脂民膏!”周明考慮一番后,面色平靜的說道。
“臣領旨。”大理寺卿鐘山大聲應道。
時間匆匆,不知不覺又是十幾天。
西北府,青州,涇河縣衙。
“陳大人,胡人各大部落,已開始聚集。”朱正飛說道。
“消息準確嗎?”陳宇問道。
“下官已經確認了。”朱正飛說道。
“離胡人南下,還有多少時間?”陳宇問道。
“大概還有二十幾天。”朱正飛說道。
“傳令下去,留下八百士兵看守縣城,其余士兵、衙役、捕快都去幫百姓收割小麥……十五天之內,城外的百姓,全部遷到城內。”陳宇說道。
“是,陳大人!”朱正飛毫不猶豫的應道。
“馬主薄,在城內雇傭一批青壯,幫城外的百姓收割小麥,工錢按照之前的算,能招多少招多少,這事一定要快,絕不讓胡人得到一粒糧食。”陳宇說道。
“是,陳大人!”馬文財點頭應下。
片刻后,一個個衙役敲著鑼,四處吆喝道:“陳大人招人啦……”
無數百姓聞風而動,爭先恐后的沖向縣衙。
第二天早上,數以萬計的百姓出城,幫城外的百姓收割糧食。
不到十天時間,涇河縣境內的小麥,就被收割一空,住在城外的百姓,也搬遷至城內。
“封閉北門。”陳宇說道。
涇河縣位于大夏帝國極北之地,總共有四個城門。
高達十丈的城墻,只有輕功超絕的后天武者,又或者先天強者可以翻墻而入。
胡人不擅輕功,草原幾百萬胡人,僅有一個先天武者。
守住四個城門,縣城就不會失守。
“是!”朱正飛點頭應下。
讓人把地雷和手榴彈,運到四個城門,教會士兵使用方法后,陳宇心中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