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精準的找到某一個沒有刷出獎勵的群體,然后重點攻克他們。
就像現在的蒼山書院,就像之后的吳州的四大家族,都是他重點攻克的目標。
李征不再痞了,開始正常講道。
他還指望,有更多的人接受他的道,然后更多的人修持他的‘盜印’呢。
“大家都冷靜下來了吧,好了,現在開始進入正題。”
李征說完這一句話,眾人才恍然大悟。
原來,李征怕他們帶著太過強烈的情緒聽他講道,而對他的道產生偏激的理解,所以先來了這么一出,將大家的心態調整一些。
安撫一下堅定的反對者的心,也冷卻一下堅定支持者的心。
想明白這些后,眾人看向李征的目光,不再因為李征的年紀帶有一絲輕視之色了。
所有人都端坐起來,認真的聽李征講道。
“天地萬物,自有大道。山有山道,水有水道,木有木道,獸有獸有,人有人道,就算是人類的造物,也蘊含有它自身的道。比如,我們人類創造出的文字,亦蘊含有道。”
所有人聽后,全部露出震驚之色,因為,這個‘萬物皆有道’觀點,非常新穎,以前從來沒聽人告訴過他們。
不由,聽起來更加認真了。
臉上的表情,也更加肅穆了。
“天地自然的道,為何深奧難懂?因為我們身為天地自然中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想以局部的渺小的存在去探究天地自然中所蘊含的揉雜在一起極端復雜難明的道,怎么可能不覺得它深奧難懂呢?
“能在這樣的難度下,探究出天地自然大道中的某些大道的,哪個不是人族中的佼佼者,哪個人不是悟性過人,智慧通達,我們這些天賦一般的人,而且還需要機遇,需要靈感,需要抓住曇花一現的機緣。這些都是不可復制的,所以,就算我們想學他們的方法,我們也學不會。那,我們這些天賦一般的人,到底應該如何探究天地自然間所蘊含的道呢?
“這,就需要我們發揮我們人族的專長了。我們人族是擅長創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種族。探究道,既然那么難,那為何不創造將它變得相對簡單一些的工具呢?武道,就是人族開創的一個傳播最廣的探究道的工具。
“但是,這個工具,還是有著限制的,它的限制,就是根骨,沒有根骨的人,就不可能使用武道這個工具。而擁有根骨的人,有多少呢?我大概統計了一下,十分之一左右。
“說實話,這個比例,已經很高了,但是,還是不夠!因為,還剩下十分之九的人族,他們沒有辦法運用武道悟道。那應該怎么辦呢?
“我在運用武道感知天地自然之道的時候,有幸領悟出了直指根源的道:太極混元之道。”說到這里,李征的右手開始出現了一個太極圖,向內坍塌成自轉且公轉灰色小球的示意圖。
“而通過對太極混元之道的探究,我了解到了天地自然的道的本質,明白了‘萬物皆道’的真相,越是悟道,越是暢游在道的的海洋中,我也就越是明白,人族剩下十分之九的人,一生都無法接受道韻照耀的那種無奈與絕望。
“我認為,這是不對的,我應該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改變這一令人悲傷的結果。
“通過我的研究發現,人類造物中所蘊含的道,是最契合人族的道,也就是最容易被我們人族自己領悟的,就像劍道,刀道等武器中所蘊含的道,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但是人族造物繁多,我們又應該以哪一個最容易呢?
“于是,我有幸在用領悟出的直指根源的太極混元之道,來詮釋人族造物中蘊含的道的過程中,發現,文字,我們人族文明與智慧的載體,才是我們人族最容易領悟的道。
“于是,我根據文字中蘊含的道,結合我的太極混元之道,創造出了文道。”
說到這里,李征的手中向眾人演示著文字之道和太極混元之道結合的過程。
“文道的開創,給了剩下的十分之九的人,一個希望!”
最后,兩相結合,變成了一個圍繞著李征以非常緩慢的速度旋轉的散發著金光的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