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壑和洛瑄二人知道馬上就要三界合一,大劫將起,于是馬不停蹄,通宵達旦,一刻也不敢放松的向著目的地懷遠鎮趕去。
只是,他們有著才氣滋養肉身,蘊養精神,可以堅持,但是馬匹卻是不行。
等到黎明時分,就算有著才氣養護,身下的快馬也累的不行了,速度大減,無論使用什么招,都不頂用。
無奈,二人不得不在前面的一處掛著驛字燈籠,好像黑暗中的燈塔似的驛站的大門前停下。
洛瑄常在外行動,不等曾壑反應過來,就主動上前敲響大門。
“誰啊?”驛站的燈亮起,一個沙啞低沉的中年男子的聲音,從屋里響起。
“我們是竹林書院的學員,要去懷遠鎮執行緊急任務,我們的馬不行了,需要換兩匹快馬,可以嗎?我們愿意付錢。”
大門并沒有開啟,不過,洛瑄依然好像身前站著一個人似的,退后一步,站在燈籠下方,沖著閉關的大門,拱手客氣的說出了自己的訴求。
“竹林書院?”
屋里的聲音中夾雜著驚嘆聲,然后門上出現了一些響動聲,之后洛瑄感知到了一道視線落在了他的身上。
洛瑄知道,這是他對方在通過貓眼觀察他呢。
在晚上的,荒效野外的,就算是在官道之邊上,也不敢說十分安全。
總之,小心無大錯。
驛站的人迎來送往的,哪個不是見廣識深,自然知道竹林書院在吳州屬于什么地位。
不說院長是楚王,內閣五人中三人是文士,就說各地的文官,原來是讀書的普通人,現在都換成了文士。
以前文官沒有超凡力量,只能依附于武者,而現在,文官的實力可是一點也不比武者差了。
在這個過程中,文官的地位不可避免的在不斷的撥高,從原來的純輔助,現在已經有很多主管一個部門了。
像直管他們的官員,現在就是文官。
在吳州,所有文官都是文士,所有文士都出自竹林書院。
由此可見,竹林書院在吳州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留守驛站的中年男子聽到門外的人來自竹林書院,立刻不敢大意了。
“可有信物?”
洛瑄立刻展示了竹林書院發放的令牌,曾壑也跟著亮出了令牌。
確認了二人的身份,大門立刻打開了。
“還請兩位大人見諒,請。”
說著話,讓身后的兩個衙役接過兩人的馬,接著:“換馬的事都是小事,這大晚上的,兩位大人辛苦了,講進來喝杯茶,歇歇腳,休息一下再趕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