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楚軍跨過險關,攻入元州,魏楚兩國的決戰隨之開啟。
殷見深放棄了許多人勸他用金州戰場佯攻的戰略,只為遼金邊境留下了少量的兵力,下達了死守的命令,集中了全部的兵力,投入到了元州戰場。
“這樣的百萬級別的大決戰,自然要集中所有的兵力,所有的精力,畢其功于一役了,哪里敢分心他顧?”
當做殷見深有自己的想法,手下自然也有手下的想法。
他們的想法,殷見深也非常清楚。
“有些人,不愿意參加決戰,想離開馬上就成為了絞肉機的元州,而有些人,認為自己非常了不起,寧為雞頭,不為牛尾,想要自己獨領一個戰場,覺得自己的翅膀硬了,不愿意再在我的手下做事了。”
人過一萬,千奇百怪。
見得多了,殷見深也就見怪不怪了。
“無論心里面怎么想的,只要聽命令,按我的吩咐完成任務即可。”
戰爭一開始,楚國就打了對方一個錯手不及,然后勢若破竹打到了京城之下。
而這時,魏國也已經反應過來了,大量的軍隊開始源源不斷的進入元州,甚至曹修都親自過來了,坐陣中軍,開始與楚軍對峙起來。
在對峙的過程中,自然不可能就這么傻傻的站著等著,兩國軍隊之間不斷的挑釁試探,萬人級別的大戰不斷,千人級別以下的小戰無數,從來沒有平靜過。
這一對峙,就是兩個多月,殷見深也不得不感嘆,曹修果然知兵,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他這個擅長天機推演,擁有江山社稷圖,天生的將帥,竟然在兩個月的對峙過程中,沒有找到對方致命的破綻。
雖然一直處于上風,但是卻并沒有取得決定的性的勝利,抓住決定勝負的戰機。
“不過,我處于上風,而且,人不可能不會犯錯,久守必失,我只要保持優勢,必然會取得最后的勝利,所以,現在,急的人,不是我。”
殷見深自然也急,但是,他知道,急,是為帥的大忌,所以,他一直強迫自己,不要急。
還好,李征是一個明君,在這樣的大軍云集卻長時間沒有取得戰果的情況下,李征卻是一道催他的詔書沒有下,反而讓他的妹妹作為大軍的一個負責后勤的小官,可以時常趁工作之便,與他見上一面。
這一日,殷見云像往常一樣,跟著后勤部隊來到了軍營,借機來帥帳見到了哥哥殷見深。
風到妹妹,殷見深自然歡喜,眼神中都充滿了笑意,只是語氣卻是非常的嚴肅:“小云,你怎么又來了,上次我不是告訴你了嗎,讓你辭了這個后勤官的職務,安心的在竹林書院修行,你怎么又跑過來了。”
殷見云本來見到哥哥挺好的心情,因為剛一見面就被訓,不由的氣的翻了一個白眼兒:“又不是只有我一個,我們竹林書院派過來的后勤監察官大都是和大軍的軍官有關系的一人,我這是在公事,在完成學院交給我的任務,跟你有什么關系?”
說到這里,不由小聲嘀咕了一句:“真是的,哥哥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越來越老頑固了。”
以殷見深的功力,哪里聽不到妹妹的嘀咕聲,不過,他又怎么好意思表示自己聽到了呢?自然是假裝沒聽到。
殷見深兄妹兩說了兩句話,有侍衛稟報:“大帥,有魏國的使者求見。”
這是正事,也是大事。
殷見深立刻打發了妹妹離開,然后接見了魏國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