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壽皺眉問:“靈山為何以妖魔為護法?”
接引背后浮現出一圈寶光,嗓音飄飄渺渺,大道與之共鳴:
“眾生相,無我相,兇獸、巫妖、人族,若有向善之心,自可都入我門。”
李長壽笑道:“圣人真意,小神這般凡夫俗子當真是領悟不到了。”
此處,已開始自稱小神。
接引圣人溫聲道:“文凈,入內,你想與太白金星說何事,盡管言明。”
“是,”文凈道人低頭領命,邁著蓮步、端正身姿,輕手輕腳進了大殿之中,特意走過李長壽身旁,朝圣人走了十多步,才低頭行禮。
接引圣人指尖寶光綻放,文凈道人的元神禁錮頓時消散。
“多謝教主照拂。”
文凈道人柔聲道了句,又轉過身來,對著李長壽欠身一禮。
“靈山護法文凈,見過天庭太白星君。”
李長壽露出幾分微笑,言道:“你似乎,擾襲過我人教度仙門。”
文凈不動聲色,低聲道:“貧道并不知何為度仙門,只是在山中修行,協助兩位教主處理一些教中內務。
反倒是,太白星君為何一言不發,就開始抓我西方教門人?”
李長壽皺眉道:“道友還是慎言為上,那些兇獸妖魔跟西方教,當真有關聯?”
文凈話語一頓,微微皺眉,很快就展顏一笑,將此前二教主叮囑的話語,嘆聲道來:
“太白星君想必并不知我們西方教之教義。
我教度苦難、度迷途、度兇惡,勸之向善、給予福報,此亦是為天地做出貢獻。
就拿貧道來說,貧道初時于那血海之中,懵懂無知、造下諸多殺孽,那血海之中本就是以殺證道,如何言對錯?
出得血海,貧道幸遇兩位教主點撥,明了大道真意,知曉是非對錯,迷途知返,積德行善,而今也已洗清業障。
太白星君,天道對業障深重者有天罰,貧道業障歸零,可是還要遭天罰?”
李長壽眉頭緊皺,淡然道:
“按道友你的意思,若犯下業障,多做善事就可抵消其罪責?”
文凈卻道:“此話需從不同角度解讀,星君直接以偏蓋全,怕是不妥。
我西方教教義,是勸惡行善,是為天下生靈考量,也是為天地安穩考量,并非是說以善行抵罪行。
貧道斗膽,敢問星君一句。
您所做所為,每一件都是善行,從未有過惡念?
又或者說,做了一些非善之事,心底道一句問心無愧,就此揭過?”
李長壽目中精光閃爍,威勢突現,天道神權加持自身。
文凈道人下意識后退半步,目中帶著幾分柔弱之意,嘴角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
背后又有圣人威壓顯現,卻是將李長壽的神權威壓輕松抵過。
文凈心底自是有些得意。
雖然【從西方教教義出發】是二教主給的‘任務’,但能在正面交鋒中,贏她敬愛的海神大人一場,心底當真爽利。
不過,文凈道人看到了李長壽眼底劃過的思索神色,心底莫名有些……
沒底氣。
李長壽轉眼已是調整好心態,笑道:
“不曾想,不曾想,靈山竟還藏了這般善辯之才。
兩位師叔還真是撿到了寶。”
接引圣人緩聲道:“星君可是覺得,她言語有不妥之處?”
“沒,沒什么不妥,相反還很在理,”李長壽輕嘆了聲,笑道,“其實,小神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三界之中,天庭為中樞,地府、龍宮等等為輔,三界秩序已有雛形。
無規矩不成方圓,天庭天規也是為約束煉氣士言行舉止,使得強者不可肆無忌憚,弱者得以安養生息。
那地府幽冥的十八層煉獄,就成了天道囚籠,鎮壓兇惡之處。”
話語一頓,李長壽注視著文凈道人,笑道:
“那我問這位文凈道友一句,若西方教教義在天地間流傳開來,有兇惡之徒屠殺生靈之后,被天道追殺,遁入西方教請求庇護。
他言說自身罪大惡極、誠心從善,西方教是收他,還是不收他?”
文凈道人秀眉輕皺,面露思索,卻發現自己無論如何回答,后面都會迎來太白星君一番駁斥,自己立刻會變得無比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