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保一看著眼里,當即明白可能在當地不是太受歡迎。
“放心說吧,我心里有預期的,要不然也不會等到現在才過來。”
十天的電影節,就意味著這里人可以看十天左右的便宜電影。
這里說的是便宜電影,而不是免費電影。
在電影節上,要讓電影免費也是可以的,劇組掏錢租一個影廳,你就可以免費請大家進來看。不過丁保一他們沒有這么干,甚至到了最后一天才過來,所以他們的電影都是主辦反統一安排,時間少不說,還會收取少量的觀影費。不過這些錢,也就用于影廳的正常消耗支出而已。
它們真正賺錢,靠的不是這個。
李華猶豫了一下說到“那我就實話實說了,反應不是太好,初期剛開始的時候,主辦方給你們的影片一天安排了4場,除了第一場人數多一點以外,其他幾場基本上都是零零星星的幾個人。后來主辦方就把你們的時間縮減到了一天一場,時間也安排到了早上第一場。”
丁保一點點頭,這個結果沒有出乎他的意料。
來鹿特丹看電影的人,看的都是一些先鋒電影,或者是探討人性的電影,簡單說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文藝片,你要有內涵,而且要符合歐洲人的內涵。要么拍自己民族丑陋惡性的一面,也會受到他們的歡迎。
《張三豐》這樣的商業片,就不是這波觀影人的菜。而且《張三豐》的核心價值觀,和這些歐洲人的價值觀完全不在一條線上。他們如果看了電影,會更喜歡董天寶,甚至不理解,張君寶為什么要和自己的兄弟自相殘殺。
當然,你如果拿出的是《臥虎藏龍》,他們可能會看的津津有味,看完在說上一句GOOD。但是《張三豐》,那就只能呵呵了。
看著丁保一平靜而又淡然的表情,李華也放下心了,他就怕這個年輕人,會受不住這樣的打擊,而當場崩潰。
這么年輕,又能有如此成績,可以想象他是多么的驕傲,受到如此冷遇,做出一些有違常理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李華有了定心丸,也開始說一些他在電影節上的所見所聞。
而丁保一也當是增長見聞了,聽的很認真。
兩人在觀影區找了一部叫《柏林墻下的影子》,據李華說,這部片子現在是受眾率,好評率最高的片子,也是得獎呼聲最高的片子。所以丁保一決定進去看看。
當然了名字是李華說的,也是李華推薦的,丁保一只是被動的接受而已。
電影開始二十分鐘后,丁保一就黑著臉出來了。
“走吧,回去睡覺了。”
李華也是滿臉的尷尬,跟在丁保一的后面。
不是別的原因,是丁保一自己的問題。
丁保一看不懂演的什么,他沒有那么高的藝術修養,也不懂為什么一個鏡頭從墻頂拉到墻底下,在遠遠的拉開要用3分鐘的時間,他更不明白為什么要拍墻那邊的人在桌子上吃飯,而墻這邊的小孩從狗嘴里搶一塊面包,要搞階級對立還是制度優劣?
更重要的一點是,丁保一他完全聽不懂在說什么,雖然有李華的翻譯,可是太不是滋味了,完全沒有一點看電影的感覺。
臉黑的丁保一蒙頭往回走,不想卻被一個人給拉住了。
“丁保一,丁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