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大爺,所謂持刀證呢,就是持刀證。咱們這些在大漠戈壁上混的人,少不了要有各種武器護身。
所以來哈密城的部落基本上都有著大量的武器,但哈密城市一個久至安康的地方。
為了防止你們的那些武器被賊人偷走,或者利用,明軍會對你們的武器進行清點以及頒發持刀證。
你們的武器數量不會有任何變化,你們的那些武器都是你們自己的,但是必須要有持刀證。
明軍每個月會對你們的武器進行清點以及檢查,如果數目對得上,而且又有持刀證,那么你們的武器永遠都是你們的武器,不會有任何意外。
但是,如果你們的武器數目對不上,而且也沒有持刀證的話,那你們的武器就是非法的,明軍有權進行收繳。
說的簡單點,其實就是對你們的武器進行登記造冊,你們的武器還是你們自己的,只要按照規矩來,明軍是不會收繳的。”
這個翻譯解釋的非常詳細,哈剛聽明白之后,也沒有多大的排斥。
反正自己這些刀全部都是自己的,他們并沒有說會進行收繳。
就讓他們說的明白,那就好好配合,以免露出馬腳。
很快,哈剛就招呼著手下開始辦理這些事情。
然而,事情真的有這么簡單嗎
這個持刀證之法,出自姚廣孝之手。
自從朱棣拿下哈密城之后,加上他不斷的游說哈密周圍,以及他頒布的那些寬松政策,使得哈密城周圍很多部落前來投靠。
可大漠戈壁上的這些部落,基本上仍然有刀。
有刀,便有了危險,便多了不安分。
如果強制對他們的武器進行收繳,他們的反應肯定會非常激烈。
所以就必須采取一個非常平和的方式,而這個持刀證,就是這樣一個方式。
規定,一刀一證,每把刀必須有一個持刀證,要是沒有,就會進行收繳。
因為并沒有強制進行收繳,所以這些部落肯定會給自己的武器辦理持刀證。
這樣一來,就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摸清楚前來投靠的這些部落到底有多少武器。
可能不是很準確,但也八九不離十。
摸清楚有多少武器之后,在對他們分發持刀證。
持刀證的有效期限可不是無限的,是有時間限制的。
每個持刀證的有效時期是三個月,三個月之后,就要重新更換新的持刀證。
更換持刀證時,可不是更換所有。
規定,凡是持刀證破損,刀不對證的不予兌換,過了兌換期限的,也不予兌換。
這樣一來,刀沒了證,那就成了非法持刀,是要進行強制收繳的。
持刀證乃是草紙做的,特別容易毀壞。
可查持刀證的那些明軍不會管這些,只要非法持刀,一律收繳。
配合著這種操作,再加上有條理的進行持刀證檢查,這么長時間中,兵不血刃的收繳了大量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