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陳松什么都不說,這讓急于在李善長面前表現的歐陽倫焦急萬分。
“大人,要是您不說這是什么,那下官可不能供應您錢糧了。
戶部的錢糧是讓大人修建市舶司衙門和碼頭的,不是用來辦其他事情的。”歐陽倫急了,竟然威脅起陳松來。
“呵呵!”陳松冷笑一聲,看向歐陽倫,“停了我的錢糧?那就斷吧,我不攔著你。只要你不怕死就成,我無所謂!”
陳松建的是水泥窯,雖然還沒有給朱元璋說這事,可要是讓朱元璋知道,定然會無比重視。
陳松之所以現在不說,想的就是先將水泥生產出來,用事實說話,免得朱元璋不相信。
要是歐陽倫停了陳松的錢糧,陳松也懶得和歐陽倫廢話,直接將這事稟報給朱元璋。
雖說這時水泥還沒有生產出來,但朱元璋肯定也會重視。
到時候,倒霉的可就是歐陽倫了。
歐陽倫見陳松這樣說,很快明白過來,自己說錯話了。
歐陽倫急忙閉上嘴巴,退了下去,不再言語。
“這幾日,這家伙一直旁敲側擊,想要從我嘴里套出些話來。
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戶部主事,知道這些事有什么用?
若說背后沒有人,我是不信的。
難道是李善長?”
陳松看向應天府方向,想起了那日早朝,李善長的那張臭臉。
收回心思,陳松朝著已經建成的一座水泥窯跑去。
這座水泥窯不大,外表已經被工匠用泥巴糊上,看上去比普通的磚瓦窯小了不少。
燒制水泥的溫度要比燒制磚瓦的溫度高一些,所以體積就要比磚瓦窯小,這樣溫度容易聚集。
按照陳松的估計,這個水泥窯每次可以燒制水泥兩千公斤,也就是兩噸。
后世一袋水泥在五十公斤左右,這一爐下來,也就是四十袋左右,放在地上也沒有多少。
“產量還是低,只能多修建水泥窯。”看著眼前的水泥窯,陳松一臉感慨。
入夜,陳松將所有的官員都聚集在金山縣縣衙正廳。
陳松坐在上位,他看向坐在下面的夏楊,“碼頭那邊的工作怎么樣了?”
夏楊站了起來,“大人,碼頭那邊已經完成了平整工作,地基已經打好。
地基的規模,是按照大人之前規劃上的規模來辦的。”
“速度尚可,不慢了!”陳松贊了一句。
在只能依靠人力的現在,這個速度已經不錯了。
陳松又看向歐陽倫,“如今錢糧還剩多少?可否支持下去?”
歐陽倫見陳松叫到自己,便站了起來,“大人,若是按照工部的規劃來,錢糧是足夠的。可要是按照大人的規劃來,錢糧萬萬不夠。”
“只要能滿足工部的規劃就行,別的我不要求。”陳松順嘴說道。
……
歐陽倫回到客棧之后,將今天的所見所聞全寫了下來,交給了那個中年人。
中年人拿到歐陽倫書寫的東西后,讓人快馬加鞭送到李善長那里。
李善長收到后,有些焦急。這么長時間了,什么收獲都沒有。
這讓本就和陳松不對付的李善長更加憤恨起陳松來。
當天下午,一封由李存義親筆書寫的奏折送到了朱元璋的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