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來的幾天,市舶司剩下的官員全部到達。
和這些官員一起到的還有朱元璋的命令,陳松之前上書朱元璋回去一趟,朱元璋見市舶司已經興辦起來,索性同意了陳松。
陳松坐上回去的馬車,往應天府而去。
秋高氣爽,天高云淡,日頭逐漸偏西,馬車進了應天府城門。
回到家時,天色還早,陳松換好衣服,直奔皇宮。
朱元璋和往常一樣,批閱著送上來的奏折。
丞相人員懸而未定,幾乎所有的奏折都要送到朱元璋這里。
陳松走進御書房,躬身行禮。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朱筆,看著陳松,笑道:“起來吧。”
陳松順勢站直身子。
“這次回京又為了什么事情?為何不在奏折中明說,還要當面稟報?”朱元璋有些好奇,究竟是什么事情必須要回京一趟,難不成又有人劫殺信使?
陳松一五一十的說道:“陛下,臣這次回來主要是為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新式火器之事,臣現在是市舶司提舉,可也身負新式火器制造之事,所以臣想回來看看,陶大人新式火器造的怎么樣了,有沒有什么無法解決的問題。”
“那第二件事情呢?”朱元璋問道。
陳松從懷中取出一封奏折,說道:“這就是臣的第二件事。”
旁邊的執守太監從陳松手中取過奏折,放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拿起奏折,認真的翻看著。
這封奏折是陳松書寫的規劃,是當前階段市舶司的主要工作。
“陛下調撥過來的商船和水師已經到位,臣就想著趁早將該干的事情干起來。
所以,臣打算讓商船出海貿易。
可是海路斷絕多年,若是貿然行動,可能會有不小的損失。
臣就想讓水師出海探查虛實,可海面倭寇橫行,為了以防萬一,所以臣就想著,看陛下能不能從陶大人那里調撥一些武器,充實水師。”
陳松的聲音在御書房中回蕩著,朱元璋一邊看著奏折,一邊聽著陳松說的那些話。
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說道:“新式火器已經制造成功,只是產量有限,十把火銃里面只有一把能用。
俺已經將能調動的工匠全都調到陶成道那里去了,到目前為止,也不過打造了兩千余。攻略西南在即,這些火銃要配發給大軍。”
說到這里,朱元璋停了下來。
十來個呼吸后,朱元璋再次說道:“這樣吧,俺給你新式火銃一百桿,新式火銃威力巨大,速度夠快,這一百桿足以應對倭寇。”
當前,市舶司沒有攻略西南重要,可這以后很有可能就是朝廷的錢袋子,所以不管怎么說,朱元璋還是要抽調一些火銃出來。
“臣謝過陛下。”陳松躬身行禮。
朱元璋說道:“行了,起來吧。市舶司的事已經差不多了,接下來可要忙碌不少,你在家里好好歇息幾天,養足精神,準備好好做事吧。”
“臣遵旨!”
陳松站起,走了出去。
出了皇宮,陳松直奔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