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步做,一口吃不了胖子,一步做不了大事。
陳松將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進行了規劃,當然了,這些事情陳松不可能寫下來,只會記在腦子里。
第二天一大早,陳松帶著李三娃和張鐵牛早早的出了門,在四周轉悠,尋找能修建玻璃窯的地方。
地方不需要太大,目前來說,玻璃也不需要大量生產,先生產出來一些樣本就可以了。
中午,陳松停在了一處荒地前。
這處荒地距離市舶司衙門比較遠,周圍也沒有河流什么的,比較干旱,倒是一個修建玻璃窯的地方。
在這里轉了一陣,陳松便回去了。
地方已經找好了,再待下去也不過是浪費時間。
回到市舶司衙門后,陳松讓李三娃去找鄭大勝。
修建玻璃窯是陳松另外要干的事,況且這里屬于松江府管轄,還要召集工人,交給鄭大勝正合適。
鄭大勝屁顛屁顛的跑來了市舶司衙門,在市舶司衙門后院的書房中,鄭大勝笑臉瞇瞇的看著坐在書桌后面的陳松。
“不知道大人找下官來有什么事情嗎?”鄭大勝弓著腰,一臉恭謹。
“我昨天在小官鎮北面二十里處發現一片荒地,我打算在那里修建一個窯爐,這是窯爐的圖紙。”陳松站起,將已經規制完畢的玻璃窯圖紙交給了鄭大勝。
鄭大勝接過窯爐圖紙,看了一眼,便收了起來。
“回去之后我就會安排這事,大人放心吧,我一定會在短時間內將這個窯爐修建起來。”鄭大勝笑呵呵的回道。
陳松拍著鄭大勝的肩膀,勸勉他,“行了,你先下去吧。回去之后,一定要以最快的時間,將這個窯爐修建起來。
你的功勞我都記著,回京之后,定然會在陛下那里美言幾句。”
“好,下官不會辜負了大人。”鄭大勝一臉激動,連連告謝:“多謝大人栽培,多謝大人栽培!”
鄭大勝回去之后,就著手處理這件事情。
沒幾天,玻璃窯修建完畢。
只有一個玻璃窯,而且規模也不大,修建的速度自然很快。
修建好后,陳松第一時間帶著人去了玻璃窯那里。
圍繞著玻璃窯轉了一圈,陳松滿心歡喜。
玻璃窯好了,就可以試制玻璃了。
陳松取出一張宣紙,交給了站在身后的鄭大勝。
宣紙上記錄的是生產玻璃時所需要的原料。
“按照紙上的內容,將需要的東西都弄過來。花了多少錢,回來后告訴我,我讓市舶司衙門給你調撥給你。”陳松吩咐道。
鄭大勝應承幾句,帶著宣紙離開了這里。
生產玻璃的東西不值錢,就是沙子、碳酸鈉還有碳酸鈣。
松江府境內河流眾多,沙子不用擔心。
碳酸鈉就是純堿,這東西有自然的純堿礦。
純堿也是一味中藥,做飯時也離不開它,市面上也有數量可觀的純堿。
至于碳酸鈣,這東西就更常見了,普通的大理石就是碳酸鈣。
只是這些石頭的雜質比較多,所以陳松就用貝殼進行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