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回道:“大人,是這樣的,前幾天,俞敏將軍帶著水師在外訓練,同時巡視海疆,忽然看到了倭寇在追殺一艘船。
因為距離咱們比較近,安全起見,漁民將軍率領著水師沖了過去,驅散了倭寇,同時將那艘船只救了下來。”
那人說到這里,停了下來。
“然后呢?”陳松追問。
那人沒有回答,從懷里取出一封書信,交給了陳松。
陳松接過書信,仔仔細細的看了起來。
朱棣一臉好奇,可忍住沒有詢問。
看完書信之后,陳松心中五味雜陳,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事情好。
“怎么是這個樣子?遇到什么事情了?”朱棣還是沒忍住,終于開口了。
陳松將手中的書信交給朱棣,道:“殿下看看吧!”
朱棣接過信,看了起來。
片刻之后,朱棣一臉驚訝,“還有這種事?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陳松說道:“恐怕我要親自去一趟市舶司了,此事事關重大,一定要查談清楚。”
“說的也是,只是俺沒有想到,這個李成桂竟然會派人過來聯系咱們。”朱棣的臉上除過震驚只有震驚。
這個時代對于高麗王朝來說,是喪鐘敲響的時代。
李成桂手中的實力不斷膨脹,加上大明鼎革前元,也讓他的內心躁動不已。
之前市舶司的船隊去高麗貿易時,李成桂領兵在外,并不知情。
等到他知道這事之后,一個大膽的想法涌現在他的腦海。
歷史上的李成桂在元明交接之際,通過一系列重大戰績取得很高的威望。
手中權利一大,心思就活泛起來。
他與鄭道傳、趙浚、尹紹宗等新興士大夫勢力聯手,抵制高麗王室和權門世族的舊勢力。
距離朝鮮立國還早,可不代表李成桂沒有準備。
李成桂這人有野心,可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大明對于朝鮮意味著什么,所以,歷史上的他,對大明倒也恭敬。
歷史上的洪武二十一年,大明在原雙城總管府之地設置鐵嶺衛,移文告知高麗。
而這個地方以前屬于高麗管轄,可在高麗以前,這里就一直屬于中原王朝管轄范圍。
這事對于高麗來說,簡直奇恥大辱。
于是,高麗國王王禑、門下侍中崔瑩密議進攻遼東,舉全國之兵進攻遼東,想讓大明長長記性。
可深諳大明實力的李成桂提出了反對意見,但他的反對無效。
同年,高麗王以左軍都統使曹敏修、右軍都統使李成桂出兵攻遼。
可李成桂壓根就沒想過攻打遼東。五月,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后,以行軍困難、糧餉不濟,請求回兵。
可高麗王王禑壓根不聽,于是李成桂就勸說曹敏修,于威化島回師。
自此,高麗局勢詭譎云涌。
這個時代,因為有陳松的摻合,市舶司的船隊去了高麗那里,讓李成桂有了直接接觸大明的機會。
李成桂是個野心勃勃的人,他怎么可能會放棄這個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