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之后,陳松被朱元璋叫到了御書房中。
陳松懷中揣著早已寫好的章程,來到了御書房中。
朱元璋高坐上位,看著走進來的陳松,嘴角微微上揚,笑著說道:“近來可好?”
陳松回道:“托陛下的福氣,都好。”
“既然都好,那就準備做正事吧,之前讓你寫的章程寫的怎么樣了?”朱元璋直言詢問。
陳松從懷中取出一個冊子,交給了走下來的慶童。
“回避下,已經書寫完畢,上面書寫著臣關于官紳一體納糧之事的所有見解以及具體的框架。
可能并不算詳細,但按照這個章程實行,也能夠完成官紳一體納糧之事。”陳松回道。
朱元璋點點頭,從慶童的手中接過這本冊子,認真的看了起來。
陳松站在下面,耐心的等待著。
朱元璋看的非常認真,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
陳松書寫的內容很多,就像是一小本書一樣。
看了很久,朱元璋才看了一半。
“你在這里面說,要先從清查投獻開始?而且,主要地方放在了中都以及直隸?這也行?”朱元璋抬起頭,一臉疑惑的看著陳松。
投獻是什么,朱元璋早已經了解,中都和直隸是他的眼皮子底下,他不相信,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會有人敢搞這些事情。
朱元璋不相信也沒有辦法,常言道:燈下黑。
中都和直隸是勛貴最多的地方,也是淮西勛貴的勢力所在,不用說,在這些地方肯定是投獻最嚴重的地方。
現在是洪武年間,并不是大明中后期,所以洪武年間,投獻在士紳官員下面的土地,在中都和直隸這片地方上,并沒有投獻在勛貴的名下多。
之所以選在中都和直隸,因為這里正是最難整治的地方。
地方上的那些士紳實力再大,也比不過直隸和中都的這些勛貴。
所以,這個地方是最難搞定的。但同樣的,只要搞定了這里,以后的那些事情就方便多了。
“陛下,中都和直隸是天子腳下,當然先從這里開始!
要官紳一體納糧,首先要搞清楚他們名下的土地,然后按照這些土地進行收拾。”陳松打了一個哈哈。
陳松不愿意實話實說,要是實話實說,估計現在朱元璋根本就坐不住。
陳松在寫章程的時候,派人調查過,對中都和直隸的情況了如指掌。
在中都,很多土地被勛貴們跑馬圈地,土地上的百姓都成了勛貴的佃戶。
這事情在淮西勛貴當中是一件公開的秘密,朱元璋也曾經在中都賞賜了很多土地給勛貴們。
“你說你還要從至正年間到現在的秀才舉人進士名單?要這些東西,有什么用?”朱元璋再次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