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關中平原,一到開春之時,就會有人帶著大量細犬穿梭在麥地里。
那個時候,每個村子里都有那么幾個人養著細犬。
一到開春,這些人便會將自己所養的那些犬全部帶著,走進田地。
關中平原平坦,遍布著數不盡的麥田。
野兔對莊稼的危害很大,而且陳松小的時候,農藥也不常用,所以野兔的數量就比較多。
每逢開春之際,總能在麥地里看到奔跑而過的野兔。
這個時候,這些細犬的作用就來了。
將修養了一個冬天的細犬放出,麥田里全部都是細犬的身影。
它們成群結隊,對麥田上的野兔圍追堵截。
一回想起后世的那個場景,陳松就一陣的向往。
說起來,本土的貓貓狗狗不比外國的差。
看家護院有專門田園犬,打獵有專門的細犬。
可是,后世的人,只是將國內的那些犬一并稱為土狗,并不在意。
久而久之,就逐漸的沒落了,有些好品種的犬,也漸漸的消失了。
陳松小時候,這種細犬在村子里很常見,可后來長大后,就沒見過了。
很多小孩子,甚至都不知道有這種犬。
“可得把這幾條狗崽子養好,閑著沒事兒就出去攆兔!我可是勛貴,走馬架鷹不正是我該干的嗎?”陳松笑呵呵的說著。
“你還走馬架鷹?這話要是被爹聽了去,少不得一頓臭罵!”朱靜安揶揄道。
陳松逗弄了一陣子這些狗崽子,然后讓府中的下人把這幾個狗崽子帶了下去,好生看養。
……
上元佳節如期而至,每年這個時候,朱元璋便會下令,在城中舉行燈會。
尤其是秦淮河上,更是遍布著大大小小各種燈籠。
這些燈籠大都是花燈,有一人多高的鰲燈,也有一人多高的鶴燈。
這個時代的手工匠人們,手工技藝甚至要比后世的那些高出很多。
上元佳節在古代非常重要,陳松也閑著沒事,帶著自己的老婆孩子來到了秦淮河畔。
沿著秦淮河上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花燈,這些花燈大都安放在船只上,隨著秦淮河自由地往下飄零。
秦淮河畔的百姓很多,人來人往,摩肩擦踵。
陳松的周邊護衛著七八個侍衛,這些侍衛身高體胖,將陳松和朱靜安保護在里面。
陳松的兒子更是這些侍衛的重點保護對象。
天上有煙花綻放,姹紫嫣紅,點綴著秦淮河上的花燈。
今夜燈火通明,秦淮河兩岸,也沿著街道掛著大紅燈籠。
陳松的臉上滿是笑容,朱靜安也一臉高興。
被抱在奶娘懷中的陳炯昌更是笑得合不攏嘴,一雙小手拍個不停。
“雖然我以前也看過花燈,但那是在宮中,這樣的場景以前可不怎么常見!”朱靜安一臉笑容的看著秦淮河當中的一個鰲燈。
這個鰲燈很大,足有兩層樓那么高,被安置在一艘巨大的船只上。
順流而下,船只上面的匠人們負責著花燈,以防止花燈起火,防止船只跑偏。
“那邊有猜燈謎的,咱們要不要過去看看?”朱靜安看向一個方向,眼睛一亮,拉了拉陳松的肩膀。
“哈哈,既然如此的話,那不妨咱們過去看一看,不瞞你說,為夫人送外號猜遍天,這世上就沒有為夫猜不出來的燈謎!”陳松哈哈大笑著,帶著朱靜安走了過去。
上元佳節非常熱鬧,應天府的這些百姓們陷入了歡樂的海洋。
朱元璋也在這個時候取消了宵禁,百姓們趁著這個功夫,熱熱鬧鬧,抒發著內心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