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些人,陳松培訓過,今天是大明錢莊開業之時,所以一并將他們帶了過來。
昨天下午,陳松也帶著他們過來熟悉了一下環境。
所以這些人今天也算是輕車熟路。
大明錢莊的大門打開,陳松站在大門口。
大明錢莊的各項人員一字排開,站在陳松身后。
這些商人全部恭敬地站在陳松面前,看著眼前的這些商人,陳松醞釀了一下情緒,慷慨激昂的講道:
“可能你們非常好奇,大明錢莊到底是個什么東西?或許你們也從別的地方聽說過大明其中是個什么東西。
但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今天就是大明錢莊成立之時……
你們可以理解為,大明錢莊就是專門為你們服務的一個部門……”
陳松絡繹不絕,講解著大明錢莊的種種規章制度。
這些商人眼睛大亮,這個機構還真的如同陳松所說,真的就是為他們服務。
能幫著他們存錢,凡是大明境內,不需要攜帶大量的金銀,只需要帶著大明錢莊開據的銀票,就可以走遍天下做生意,這放在以前是根本就不敢想象的。
如果這個制度真的如同陳松所說,那么在這些商人看來,以后做生意只會越來越方便。
往常的時候,想要去某個地方采買貨物,需要現在大量的金銀。
不僅麻煩,而且還非常擔心。甚至還要雇傭大量的保鏢,這又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現在有了這個條件,那以后做生意還帶什么金銀?帶著銀票走天下,不更好嗎?
更重要的是,大明錢莊竟然還會放貸,而且陳松還說,利息會很低。
盡管朱元璋對民間借貸業務進行過嚴打,可是高利貸這個行業存在了很多年,可不是一天兩天的嚴打就能夠從根源上解決。
大明朝的民間借貸基本上都是高利貸,利息大的驚人,一般情況下,最常見的是三分利,而且還是一個月三分利。
也就是說借十兩銀子,一個月之后就要還十三兩。
再隔一個月,計算利息時,不是按照借的十兩來還,而是按照十三兩來還。
這種利息模式又被稱為利滾利,也就是人常說的驢打滾。
這種高利貸尋常人是碰不得的,如果沒有一定的家底,很容易被這種高利貸逼得家破人亡。
這也正是朱照為什么這次不借高利貸的原因。
第一次借高利貸,憑借著玻璃的高收益,完全不用害怕還不上錢。
可這次卻不一樣,這次市舶司的船隊出發之后,再回來估計就是年后了。
這中間隔著那么多的月份,利滾利之下,哪里能還得起啊!
“侯爺,不知大明錢莊放貸的利息為幾何呀?如果太多的話,我們會承受不起啊!”朱照看著陳松,一臉忐忑。
之前他去找陳松的時候,陳松說過大明錢莊會放貸,可卻沒有說過利息是多少。
所以今天在看見陳松提起這事時,又不免得擔心起來。
天下的烏鴉一般黑,朱照可以相信陳松的人品,可也不敢用自己的家底來當賭注。
朱照此話一出,周圍的那些商人全都看向了陳松,眼睛當中的目光已經說明了一切。
這些商人不是忐忑,就是期待。
他們忐忑大明錢莊的利息太高,他們又期待大明錢莊的利息很低。
陳松站在大門前,這些商人們全都屏住了呼吸,靜靜的等待著陳松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