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幣不用太過擔心造假,畢竟都是銀子,想要造假,成本就會很大。
要是用其他的金屬代替,老百姓們也不是傻子,大部分能分辨的出來。
銀幣也沒有什么好說的,標準銀幣一個重一兩,取消了外圓內方的設計。
銀幣的正面有著“一兩”的字樣,背面周圍“大明通用銀幣,洪武某某年制”等字樣。
這些字的中間,是一個放著光明的日月,連起來正好是一個“明”字。
在這個圖案的下面,是用幾個簡單線條代表的大地,在圖案的周圍,是幾朵簡單的云。
花紋比較簡單,畢竟這個時代的模子精度有限,制造的太精細沒什么大用處。
而且,銀幣也不需要用這些精美的花紋來這個證明自己的價值。
銀幣的鑄造,隨之而來還有一個問題。
如果銀幣流通到市場上,那就代表著“銅本位”或者“寶鈔本位”制度的瓦解。
那個時候,就算朱元璋不出臺相應的政策,也代表了“銀本位”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原本銀本位登上歷史的舞臺,還要等到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實施之后。
盡管在一條鞭法之前,民間的貨幣已經變成了銀本位制度,可在官方層面上,還是以銅本位為主。
如今銀幣的發行,提前表明大明朝進入了銀本位時代。
銀幣不會是純銀制造,因為這不符合如今的大環境。
銀幣將會采用銀七銅二鉛一的配比進行鑄造,這樣的設置,就代表著每發行一兩的銀幣,就會賺取三錢利潤。
其實,古代百姓們使用的銀子大部分都含有雜質。
某種程度上來說,陳松制定的銀幣標準,甚至已經超過了某些市銀的純度。
市面上的銀子,雜質含量非常大。
更有甚至,能達到一半的比例。
銀幣的規格,陳松沒花多久就制定完畢,也就是一個晚上的時間,陳松就將和銀幣有關的所有事情全都弄了出來。
第二天早朝過后,陳松下了早朝,直奔寶鈔行事衙門。
今天來寶鈔行事衙門的人只有崔皋一人,崔皋恭恭敬敬的站在大廳中等待著陳松的到來。
在衙門中忙活的何湘好幾次讓他坐下來,可是,崔皋壓根就不坐下來,站在大廳中,還是一副拘謹的樣子。
官本位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盡管陳松看上去很隨和,可在崔皋的心中,還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初升的太陽升至天空,陳松走進寶鈔行事衙門的大廳。
崔皋急忙迎了上來,臉上帶著笑容,“侯爺,小人見過侯爺!”
陳松點點頭,坐在了上位,指了指旁邊的一把椅子,“坐下來吧,有什么事坐下來說吧!”
“不用,不用,小人站著說就行,小人站著說就行!”崔皋的臉上滿是諂媚。
也是,崔皋不過普通的工匠,盡管在鑄幣之事上很有造詣,可身份地位依舊很低。
也就是在陳松這里,要是在其他的地方,甚至連走進大廳的資格都沒有。
陳松一臉隨和,見崔皋不愿意坐下來也不再強求。
從懷中取出來昨天晚上繪制出來的銀幣造型,將其交給了崔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