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人從北平過來刺殺陳松,這件事情就像是一個疙瘩一樣,擰在了朱元璋的心中。
這不正告訴了朱元璋,你辛苦經營的北平防線,現在早就被蛀蟲搞得七分八落了,不然的話,又怎么可能會從北平過來刺客呢。
朱元璋在御書房當中來來回回不停的走,這一刻,他想到了很多。
“難道說,這些人的手已經伸得這么長的嗎?竟然伸到了軍事上?他們想干什么?他們難道還想要軍權嗎?
這些文官,他們難道想將大明的天下變成前宋嗎?他們想讓前宋的恥辱,再一次出現在大明的身上?”
朱元璋不停的念叨著,殺氣將朱元璋籠罩。
染指軍權,這讓朱元璋永遠無法釋懷。
朱元璋對貪污都是零容忍,更別說是這種了。
陳松距離現在過去了也不過百年時間,前宋發生的那些事情,民間也屢有流傳。
前宋的文臣們權利極大,領兵在外的將領也不過是文臣手中的一條狗罷了。
也正是因為這些文臣瞎搞,這才葬送了大宋的天下。
朱元璋自打登基以后,防備文臣可要比防備武將厲害的多。
這點從分封的勛貴當中就能看到,國公當中,也就一個李善長是文臣。
只有國公以下,文臣被封賞勛貴的,更是少得可憐。
“如果這些人真的要染指軍權,那么只能將他們全部剁碎!”
朱元璋目光一凜,殺氣必露。
北平防務異常重要,一旦韃子從此處突破,以泰山壓頂之勢,頃刻之間就能攻入中原。
這一點不得不防啊。
沒有實質性的證據,可朱元璋心里已經有了大概的猜測,刺殺陳松之事,大概率是那些文臣搞的,而且很有可能還和北平的兵馬有關。
現在郭桓案正如火如荼的辦著,影響最大的就是那些文臣,朱元璋實在想不通,還會有誰這樣搞?
跳出此事之外,受利益最大的也就是那些貪官污吏,這點朱元璋不難想通。
這個時候,朱標走了進來。
他看著在御書房中來來回回不停走著的朱元璋,并沒有著急說事。
而是等朱元璋徹底停下來之后,這才走到朱元璋的面前。
“父親,四弟快要到京城了!”朱標說道。
“前一陣子,老四上了奏折,說要回京給皇后祝壽,俺也同意了他!
既然他快到京城了,那就準備讓人接他吧,這樣吧,讓常青去吧!”朱元璋說道。
朱標沒有深想,為什么要讓陳松去,只是領下了朱元璋的命令,去安排此事。
……
年齡不斷的變大,朱元璋對馬皇后的愛也越來越深。
幾乎每年,朱元璋都會大肆操辦馬皇后的壽辰。
至于自己的壽辰,朱元璋沒有多么重要。
畢竟是老農民出身,在乎的就是一大家子坐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吃一頓飯。
所以今年朱棣在上奏折之后,朱元璋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朱棣的車架出現在京城城外,隊伍也不算有多么的浩大,也就是幾輛車,再還有護衛的兵馬。
在最豪華的那輛馬車當中,朱棣帶著自己的媳婦和兒子。